03版:综合总第701期 >2023-06-25编印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具体举措生动实践
刊发日期:2023-06-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 刘薇 田兆玉 冯维静 陈施君 柴福娟)“要深刻理解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核心要义,深刻理解把握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时代使命。”城市副中心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时表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区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曾勃表示,区住建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主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衔接好乐业和宜居,聚焦副中心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落地、城市环境改善和居住品质提升、住房协同和职住平衡、房地产业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住建领域重大课题,持续转变工作思维,深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路径,特别是在推进与北三县住房协同方面,努力打造协同发展副中心样板。

“一体化、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副中心生态环境部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卫东说。近年来,区生态环境局持续深化“通武廊”“通宝唐”协同机制,2022年通武廊地区细颗粒物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103微克/立方米改善近七成。下一步,将进一步汇聚大气污染防治“一股劲”,贯通流域水环境治理“一条线”,织密执法监管督查“一张网”,下好绿色低碳发展“一盘棋”,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树常表示,区水务局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把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与正在深入开展的“三大三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化调研,持续推进京津冀水务协同发展,强化跨界河流治理联动联管工作机制,对交界区域涉水环境问题开展联合执法,加强河流水生态修复,开展城乡面源污染防治、清淤扩挖和河道治理,以水为笔,画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同心圆”。

区委农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艳表示,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将更加主动、自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深化现代种业发展合作,充分发挥于家务国际种业园区作为京津冀农业协调创新基地的作用,积极推动京津冀企业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合作。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结合农产品直供中心建设,强化京津冀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会”等活动将北京优质蔬菜品种推向京津冀乃至全国。深化乡村振兴产业合作。鼓励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等新业态发展,以技术提升和品牌打造推进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收益。

玉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雪松表示,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时刻,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玉桥街道将立足城市副中心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结合区“三大三强”活动要求,依托“强街带社”工程,持续丰富“温暖楼门 和谐邻里”楼门文化内涵,全力推进基层治理,以“玉桥担当”为京津冀高水平城市治理贡献力量。

区交通局党组副书记刘福国表示,协同发展,交通先行。目前,城市副中心以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为基础,不断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在交通项目建设、服务保障、交通运输执法监管等方面已开展深层次全面合作,交通一体化正持续向纵深发展。下一步,区交通局将奋力答好“二十年之问”,结合“三大三强”活动,站在新起点,谋划新未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京津冀交通事业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