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摸存量、引新增,送服务。今年以来,西集镇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开足马力抓产业发展,1-5月,全镇税收实现4.63亿元,同比增长71.3%,增幅和完成率均居全区前列。目前,西集镇正瞄准“全年红”,奋力加速跑。
日前,位于西集镇的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生产车间内,生产线运转不息,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操作。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商三优以新能源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和服务为主,是集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充电产品研发制造、工程实施、运维服务和投资运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一开始,西集镇便在我们公司设立服务专员,并将最新政策分享给我们,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这种贴心服务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帮助非常大。”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西集镇紧盯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建立领导干部帮包重点企业、服务重点项目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包到底”,确保让每个项目、每家企业、每名客商都能享受到服务好、效率高、流程简的投资环境。1-5月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33.7%;税收4.63亿元,同比增长71.3%,完成全年目标8亿元的57.8%,实现“开门红”。
在“摸存量”中,西集镇严格落实西集镇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常态化服务机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协调镇相关部门或区行业主管部门。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前5个月全镇23家落地生产企业中,有11家企业纳税增长幅度超过50%。
在“引新增”中,截至5月底,西集镇已引进符合两区建设标准的企业50余家。其中北京鱼道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已于5月实现纳税627万元。
就下一步工作,西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军表示,西集镇将深入落实“三大三强”活动部署,聚焦经济发展,紧紧抓住大运河文化旅游带资源禀赋和环球影城“外溢”效应,将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同时,以网络安全、医药健康和高端制造为发展重点,加速工业和农文旅产业发展,做好重点企业的入驻服务,落实镇级“服务包”制度常态化工作机制,对贡献前列企业、减量明显企业、具有挖掘潜力企业实现走访全覆盖。加大招商力度,对内,盯紧有意向项目;对外,找准目标项目群体,积极走出去精准招商,加快项目落地,助力全镇经济发展“月月红”“年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