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我们是来自副中心跑团燕郊分队的跑友!”“我们是一早从三河赶来的!”在等待起跑的队伍中,这样的寒暄不绝于耳。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在京津冀的跑友圈中影响力日益扩大,“一小时参赛圈”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张晓强家住三河市燕郊镇,他是副中心跑团燕郊分队的队员,常年参加在副中心组织的各类长跑活动,是一名资深长跑爱好者。当天6点,他从燕郊出发,自驾不到一小时便到达比赛集合点。“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副中心马拉松了,第一次我跑了半马,第二次陪着朋友跑,这次又幸运地中签了,当然不能错过!北京城市副中心离燕郊那么近,对我们来说就相当于家门口的比赛,必须来!”
由于常年在副中心跑步,赛道都是张晓强非常熟悉的。“线路途经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和大运河森林公园,环境非常好,活脱脱一个大氧吧,太适合跑步了。”
上午11时10分,经过约3小时的奋力拼搏,张晓强顺利跑完全程,也创下了个人最好成绩。“活动组织方安排的每一个环节都很细致,完赛过程很流畅,尤其是补给方面,提供了很多能量胶,对后半段的体能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
王晓侠是来自燕郊的一名女参赛选手,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虽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好成绩,但首次参赛就坚持跑完了全程,也是个人运动生涯的“一大步”。“第一次参赛,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奔跑在运河岸边的时候,感觉特别好,就像在画中畅游。最后几公里的时候有些坡度,体力有些不支,等下次练好了再战!”
据副中心跑团燕郊分队队长李亚斌介绍,仅该分队中,就有56名来自北三县的队员参加了本次马拉松比赛。当天,跑团统一租赁了大巴前来参赛。在众多北三县跑友的眼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已成为“家门口”的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