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新闻总第556期 >2022-12-01编印

通州区新增确诊病例86例无症状感染者313例
刊发日期:2022-12-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张程伟)昨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苏国斌介绍通州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苏国斌介绍,昨日0时至15时,通州区新增感染者399例,其中确诊86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313例。隔离观察人员为374例,社会面筛查发现25例,均已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感染者涉及主要风险点位,将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北京通州发布”等官方平台和媒体进行发布,请广大市民朋友密切关注。如有时空交集或接到健康宝弹窗提示的人员,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居住酒店报告,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苏国斌介绍了通州疫情防控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坚持“快封、快筛、快消、快解”。接到风险预警后,第一时间完成风险区域封控管控措施,同时启动检测筛查,迅速阻断病毒传播,防止发生大规模聚集疫情。临时封控区确保在24小时内完成风险排查,无风险立即解封。在严格防控管理基础上,认真做好区域核酸检测和消毒消杀等各项工作。对没有续发病例的高风险区,按照工作指引,快速研判,快速解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二是强化医疗机构院感防控。采取医院互查、日常督查、专家定期巡查等多种方式,强化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门急诊、ICU、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和发热门诊的疫情防控管理。对于发现的问题跟进督导,做到立行立改,堵塞漏洞,消除风险,守好医疗机构防疫阵地,有力维护医疗机构防疫安全,保护好患者和医生、医院工作人员,全力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就诊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当前,通州区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为了更加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将全区22街乡镇划分为262片区,建立区领导、街乡镇领导、中层干部和普通职工的快速联动机制,切实做到领导深入一线工作,靠前作战,干部和群众携手,在高效做好流调溯源、人员转运、卡口管理、社区服务、市场保障、宣传引导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到市场保供保价、复产复工和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发布会上,苏国斌就通州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他介绍,养老机构人群特殊,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遭受病毒侵害,而且备受社会关注。为了做好这部分群体的健康保护,通州区从五个方面加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强化闭环管理,外防风险输入。对临时入院人员管理严格做到“六必须”:必须现场扫码“京养老服务通”进行登记,并出示身份证予以核对;必须在机构大门口体温测量结果正常;北京健康宝核酸检测、行程码必须正常,且符合防疫要求;必须观察询问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必须采取手消毒等卫生防护措施,全程规范穿戴二级防护装备并按指定区域和路线活动;外来人员离开机构后,必须对所到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二是增强防控力量,加强内部管理。目前通州区现有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25家,通州区专门成立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从区民政局和各街乡镇共抽调185名干部和职工,组建25个驻场工作组,覆盖到全区每一个养老机构。各驻场工作组实行“三班倒”,实行24小时值守,全面加强指导,切实做好人员出入、物品消杀、全员核酸、环境检测等相关工作。

三是做好应急储备,随时可以启用。在宋庄镇设有区级集中健康监测点,监测点配备100个带有独立卫生间的房间、200张床位,配备养老护理员、后勤保障队伍、管理队伍。保持备勤状态,遇有突发疫情情况,可以随时启用,将老人转运至健康监测点。

四是加强关心关爱,做好心理疏导。疫情期间,老人更需要关心关爱。通州区加强了对老人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的综合评估,进一步优化调整照护标准、房间分配和巡查检查。特别是采取视频探视、网络亲情连线方式,实现老人和家属的聊天沟通。用老人爱听爱看的方式科普疫情知识,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焦虑情绪,持续提供更丰富有效的关心关爱。

五是加强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屏障。采取提前预约方式,医疗人员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上门服务,开展接种疫苗,不断提高老人的疫苗接种率,最大限度降低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危重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