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兆玉
桨板选手们在运河上奋力划桨。 记者 常鸣/摄
飞盘团体赛选手们在运河奥体公园竞技。 记者 常鸣/摄
桨板、轮滑、飞盘……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城市副中心多个体育赛事轮番登场,火热运动为副中心增加满满活力。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相继打造系列优质体育品牌赛事,充分利用大运河沿线体育健身场地、场馆资源,举行多种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地区体育竞赛提质升级。家门口运动、看比赛,正成为副中心市民周末休闲的新方式。
桨板:200余选手竞速大运河
碧波荡漾的大运河上,来自全市的200余名选手奋力划桨,东关大桥及游船码头上,观众为选手呐喊助威。“桨动新时代 舟行大运河”——日前,由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通州区体育局、通州区水务局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桨板公开赛在城市副中心举行。作为行走大运河、“运河体育”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赛事设男女公开组、男女青少年(18岁以下)组桨板200米直道竞速赛和2000米竞速赛项目,共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比赛。
“五六年前我开始接触桨板,当时这项运动还比较小众,这两年感觉喜欢桨板的人越来越多。”西城区参赛选手傅新是名桨板热爱者,虽然是首次在副中心参赛,但他对大运河却并不陌生。前不久,他和朋友们划着桨板,从颐和园出发,沿着水路一路划行,花了一天时间来到大运河。“副中心优美的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桨板是一项简单易学、老少咸宜的运动,近年在国内迅速“蹿红”。桨板运动分为站姿、坐姿、跪姿等形式。该项目可适用的水域范围比较广,一些水面比较平静的水域更适合初学者。
此次比赛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北运河段的水域优势,加快北京市户外潮流体育运动和“运河+体育”旅游发展,在副中心推广普及桨板运动,搭建赛事平台,展现运河文化内涵,推动副中心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轮滑:拥有全市最大轮滑场地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身穿古装的少年脚踩轮滑,开始了精彩的花样轮滑表演。上周末,全国短道速度轮滑大区赛北京站暨通州运河青少年轮滑邀请赛在北京奥通之翼国际轮滑运动中心举办,这也是首个落地副中心的全国性轮滑大赛。
本次比赛由通州区冰上轮滑运动协会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市11区的92支代表队参加。比赛设花式轮滑和速度轮滑两个大项;分为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年丙组、少年丁组和幼儿组6个组别。
作为今年全市最大规模的轮滑比赛,全国短道速度轮滑大区赛北京站落户副中心,看中的就是这块全市规模最大、最专业的轮滑场地。据了解,这块场地位于芙蓉北路附近,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场地占地7000平方米,可进行轮滑、速滑、冰壶球等多个项目的训练。
“我们以前没有专业训练场地,孩子们训练、参加比赛都要东奔西走,到别的区。”说起眼前的这片场地,通州区冰上轮滑运动协会理事长戴杨杨表示,去年场地建起来后,不仅训练方便了,大大小小的各项比赛也多了起来,“给了孩子和家长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除了专业场地外,场地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齐全的配套设施,也是赛事落地副中心的助力因素。“今后孩子们在家门口参加全区、全市、全国专业比赛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的。”戴杨杨表示。
飞盘:网红运动碰撞副中心
上周末,2022通州区极限飞盘团体赛在运河奥体公园激情开赛。赛场上,队员们穿着颜色鲜艳、个性的队服,熟练地运用正反手进行传接配合,时而急停、急起,时而变向、冲刺,不停地寻找得分机会,默契的配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作为“网红运动”,近年来飞盘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飞盘运动是一项集观赏性、趣味性、竞技性、时尚性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为七人制的团队比赛,男女可同场比拼。”区极限运动协会会长刘鹏介绍,正是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本次比赛才应运而生。
为了参加比赛,不少选手前一天就来到副中心“考查”,景美、饭香、路畅,是副中心留给参赛选手的第一印象。来自海淀区的王伊宁说:“我和小伙伴前天晚上就过来了,看了大运河的夜景,感觉副中心是个特别时尚的地方。”从事金融行业的王伊宁,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玩飞盘的这段时光,让她感觉精神内耗被治愈了。“玩飞盘的时候我不再想着工作的压力,精神也不再焦虑,和小伙伴们在场上奔跑的感觉特别棒,很解压。”
据悉,本次比赛共有21支队伍、400余名飞盘爱好者参加,期间将进行30场赛事比拼。当天,通州区极限运动协会正式成立。
网球、空竹:体育设施助力赛事举办
上周末,喜爱网球的市民在北投网球运动中心挥动球拍,享受家门口参加赛事运动的快乐。历时两天的2022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杯”网球挑战赛在这里刚刚闭幕。作为“运河+体育”系列体育赛事活动之一,比赛吸引32支队伍、64人参加比赛。
“场地非常标准,条件真不错。”参赛后,比赛场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了解,北投网球运动中心刚刚落成一个月左右,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南门,总用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有6片国际标准室外网球场地,其中1片主场地带有双侧看台,采用竞赛级别国际网联ITF认证的建设标准。第一次来这里打球的居民高梓说:“以前一直带孩子去市里练网球,现在家门口也有这么专业的场地了,我们能节省不少路上的时间,真的太棒了。”
12公里外的温榆河森林公园附近,“嗡嗡嗡”的空竹声不绝于耳。2022年通州区空竹运动协会会员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区12个空竹活动站及8所学校的空竹爱好者们同台献技。
“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当天的比赛,高手们一一登场,他们有的将空竹上抛并稳稳接住,有的将空竹与自己的身体回环,有的灵巧地将空竹在两腿之间绕来绕去,也有玩高难度动作的——用空竹带动一条风筝在天空中飞舞。在一旁观赛的居民姚女士说:“真没想到抖空竹有这么多花样,真是太有意思了。”
一场有力度、有水平的高质量体育赛事,给城市带来的效应是全方位的,不仅扩大了影响力,推动了城市品质大提升,而且拓宽了体育产业新路径,激活了体育产业新动能,让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更足。
接下来,城市副中心还将陆续举办2022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2022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等亲水、滨水赛事活动,激发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活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健康和休闲需求,助力体育强国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展示首都北京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