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505期 >2022-09-20编印

多道副中心美食入选“通武廊家宴”
刊发日期:2022-09-2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5.jpg三地家宴主理人齐聚“通武廊家宴”现场烹饪美食。 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张丽)津门铁锅炖鱼头、大运河小鱼河虾,这是北运河的时令鲜味,也是味道一绝的津门招牌菜;廊坊的香河肉饼享誉四方,传承了数百年,让人“忘却天下珍”;西集家宴的菜团子、打烀饼、肥肠炖豆泡,是大运河边最地道的家常味儿,常吃常想,念念难忘……昨天,2022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系列活动之“通武廊家宴”在西集开宴,三地家宴主理人济济一堂,现场烹饪美食。

“我家的香河肉饼用料特别讲究,猪肉用的是指定品牌的五花肉,再瘦一点吃着柴,再肥一点吃着腻,拌上独家的料水,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好几百年。”香河县紫伦饭店、香河肉饼示范店总经理刘建蓬说,这次来北京城市副中心,除了参加“通武廊家宴”,还带着任务,要在京津冀选址开新店,让更多人吃上地道的香河肉饼。

本次活动由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活动现场,中国烹饪大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职业技能竞赛高级国际评委陈庆,中国烹饪大师、北京餐饮协会高级顾问周俊强共同为来自通武廊的家宴主理人授戴象征高超技艺的厨师帽。包括通州西集镇刘记酱卤的酱骨头、酱肘子、熏鸡,还有台湖镇的椒麻鸭翅,西集家宴的菜团子、打烀饼、肥肠炖豆泡,西集祈饼和花馍,与来自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的香河肉饼等多道美食都被纳入承载运河文化及地域符号的“通武廊家宴”菜单。

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盖畅介绍,本次“通武廊家宴”立足将运河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进行创造性融合和创新性转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旅游者与本地居民构建起一个主客共享的文化交融空间,为通武廊文旅市场恢复振兴指明高质量发展方向。未来,三地将全力打造“通武廊家宴”IP,创新文旅营销模式,将美食打造成“通武廊”文旅新名片,推动“通武廊”美食文化的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并以文旅创新丰富文旅商品供给,推动运河文化复兴,让“通武廊”人间烟火成为京津冀文旅协同中独具味道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