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汇集了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记者 白继开/摄
本报记者 陈强
通州区果园环岛东南方向,一座由锅炉房改造而成的红色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能让城市副中心管理更加精细化的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大脑”,就藏身这里。
好比科幻大片里经常出现的“万能视角”指挥平台,“城市大脑”实际上就是城市运行各类数据的集散中心。只要轻轻点击控制台上的按钮,就能将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连接起来,并全部显示在一张3D虚拟画面中。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一个新城,而是要建设一座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项目因此应运而生。目前,该平台已融合了信号、违法、供热、停车、照明、电力、环卫等60种类型的数据,接入4778台监控设备、520台系统信号机、287辆环卫车辆、6770基路灯、377台路灯箱变、730处公共自行车站点、62处公共停车场、42块停车诱导屏等物联设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城市的运行实况、城市部件分布情况等数据,几乎信手拈来。
海量数据如何转化成治理城市的效能?且看“城市大脑”中的智慧交通系统。
这两年,不少家住通州的市民发现,家门口的路畅通了,很多路段的拥堵情况消失了。这背后,正是“智慧交通”系统在起作用。2018年,通州区启动了信号灯升级改造项目,同步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目前,全区906平方公里内除在建道路外,所有路口信号灯已全部实现联网控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信号灯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供的测评报告显示,“智慧交通”系统运行后,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车速提高15.6%,城市主干道通行时间缩短32.5%。
新华大街通胡大街一线,是连接京通快速路和运河商务区的一条东西向交通要道,长度8.3公里,共有19个路口,周边居民区、办公楼宇、商场众多,早晚高峰时间,平均每小时通行车辆超过1000辆次,很容易发生拥堵。“智慧交通”系统上线后,技术人员按照“高峰提高通行效率,平峰降低停车次数,低峰缩短等待时间”的思路,根据全天不同时段的车流量数据,将一天划分为10个区间,每个区间采用不同的配时方案,市民将会发现,同一个路口,可能午间的红灯时长是40秒,到了夜里就变成了20秒。
精细化治理交通后,新华大街通胡大街一线等7条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的交通要道,已经实现了信号灯协调控制。在平峰段,以新华大街通胡大街一线为例,当双向车辆以45至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时,就能进入到“绿波带”,体验到“一路绿灯”的畅快感。不仅如此,通州区199处交通流量不大的路口,信号配时也已经实现了自适应优化。也就是说,信号灯变得非常“聪明”,能够根据视频流量采集器得到的数据,随时调整信号灯配时,让城市副中心的交通微循环便得更加顺畅。
目前,“城市大脑”正在与潞河医院5G院前急救系统对接,利用5G高速、低延时的技术优势,不仅能将急救车内的患者状态传送给医院,还能通过信号灯控制,为急救车打开绿色通道,实现一路畅通。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需要救护车行驶15分钟的路程,在“城市大脑”介入后,只需不到3分钟。
除了车行得更快了,行人也更方便了。目前已经有42个路口的人行横道安装了自适应信号灯,行人只需要往路侧的灯杆旁一站,不必有任何操作,只需几秒,信号灯就会自动切换成过街绿灯。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城市大脑”也在发挥作用。来自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的600多个大气监测站的数据,每天实时汇聚到大屏幕上。2020年9月的一个夜晚,系统报警潞源街道的一个工地存在污染问题,仅用时5分钟,属地工作人员就到达现场开始了整治。
记者发现,“城市大脑”中还包含处理突发事件的界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火灾专题、地质灾害、防汛专题、安全生产专题等综合防范类业务,系统内构建了各项安全监管专题,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应急事件管理调度系统,接下来随着各部门应急数据的接入,将形成事件发现预警、协调处理及效果评估一体化管控体系,实现完善的应急事件快速响应和有效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