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引导两个孩子分类投放垃圾。
本报记者 陈冬菊
最近,家住云景北里社区的卢丽一家人共同进餐的画面有了小变化。
每到饭点,餐桌上就会出现两个小铝盆,分别盛放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餐后再倒入不同的垃圾袋。朋友来她家都为这一就餐细节竖起大拇指。
谁能想到这个小变化,竟是源于孩子的敏锐观察。
“以前,在吃大骨和鱼虾的时候,我们在餐桌上垫张抽纸,然后再收拾。但孩子们说这样既浪费抽纸,收拾餐桌时还要二次分类,不如准备个小盆子,从一开始就分开。”于是,垃圾分类小铝盆正式“上岗”。别说,它们还真帮家人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现在,不仅是三餐时间,小铝盆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在客厅吃水果或其他产生厨余垃圾的食物时,都会先把垃圾分类放在小盆里,吃完再一起倒,非常方便。”
在卢丽看来,准确分好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是关键,厨房便成了垃圾分类“重地”。她家的厨余垃圾袋就挂在橱柜边,菜叶菜根、果皮果核、鸡蛋壳等随手就能扔。而做饭用过的厨房纸、各种食品包装袋等,则会被扔进其他垃圾桶。
垃圾分类不仅改变了卢丽家的生活习惯,还培养了源头分类意识。“要让垃圾从一产生就各归各类,不让一块骨头‘走错路’,也不让一块电池‘找错家’。” 卢丽家的垃圾源头分类越做越细。就连平日产生量很少的有害垃圾,也有了专门的“暂住点”——门厅柜子上的小纸盒。“像纽扣电池、过期药物都会暂时放里面,出门时顺手就带下去了。”
让卢丽欣慰的是,家里两个孩子不仅垃圾分类意识强,而且还能做到垃圾分类不怕脏。在投放厨余垃圾时,他们都会主动把塑料袋抖净再单独扔到其他垃圾箱中。
卢丽笑言,现在家中的每位成员既是垃圾分类践行者,也是监督员,如果发现分类错误,都会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