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人物总第34期 >2020-12-01编印

村里“能人”
刊发日期:2020-12-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王振江.jpg

全国劳模:王振江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大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本报记者 田兆玉

担心村里独居老人生活无人照顾,他创办了24小时村级养老照料中心;想让村民增收致富,他出谋划策,建起了育苗基地;村里传承了百年的评剧文化,在他的支持下有了演出舞台和训练大厅。在通州区永乐店镇大务村,“能人”王振江带着乡亲们走上幸福路。

今年52岁的王振江个儿不高,和同龄人相比头发花白得有点厉害,一张圆脸儿敦和亲厚,笑起来带着些腼腆。他是通州区永乐店镇大务村党支部书记,更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本地村民。2012年,村民因为平原造林的补偿问题闹起了矛盾。关键时刻,大家想起了这位在外边当厂长的“能人”王振江。“既然大伙儿信得过我,这份信任咱不能辜负。”得知村里的情况,他二话不说、临危受命,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经过反复走访、多方咨询,他拟定出 《关于大务村平原造林计划实施过程中征地补偿实施细则》,圆满解决了棘手的土地补偿问题。

看起来有点粗糙的老王其实是个细心人。上任后,他注意到一件事,大务村有800多户村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600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60余人。而村里的独居老人,因儿女外出工作无暇照顾,很容易发生危险。

在村里老党员的建议下,他决定成立养老照料中心。“农村的老人不习惯远走,即便入住养老院,也希望离家不离村。咱就让老人守着家乐乐呵呵地健康安享晚年。”说干就干,村里很快把早已停用的小学重新改造,建成二层小楼,按照养老院的标准建成一个个房间。不久,养老照料中心投入使用,从一日三餐,到洗衣捶背,再到夜晚巡查,这里提供全天候服务,每月却仅收取几百元用于维持运转。入住的老年人赞不绝口。

该中心共提供70多个床位,从院长、管理人员到具体服务人员,全由村民任职,且全都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说是“上班”,却都没有工资,而是创新领取“积分工资”,通过累计积分,将来可以免费入住养老中心。

大务村养老照料中心的创办,真正解决了农村老人赡养问题,为农村养老蹚出一条新道路。

这头儿刚忙完,老王又琢磨起村里的其他短板。

大务村农业以种菜为生,收入普遍不高。经过多方比对,王振江发现:种菜产值低,但育苗产值却非常可观。他算了笔账:“种菜一亩地平均收入七八千元,育苗技术含量高,每亩地可收入四五万元。”很快,村委会从22户农民手里流转土地100余亩,新建育苗基地。面对新技术,王振江发挥祥林嫂的特长,反复解释、引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部分村民开始学起新技术尝试转型。

每年正月十五及平时重要节日,大务村评剧团都要连唱几天。好戏连台,离不开王振江的“慧眼”。

“大务村评剧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条文化根脉不能断。”在王振江的倡导下,村里的老影厅升级改造,评剧团的行头和排练场地都鸟枪换炮。如今,村史馆里还特意建起了评剧团特色展室,收集了珍贵戏服和评剧老物件,守护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