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松梅
生态治理后的萧太后河恢复生机,水草丰茂的时节河道水清岸绿。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春秋两季,通州台湖镇的铺头村总荡漾着生动诗意——森林环绕,河水清浅,白鹭翔集。可就在几年前,穿村而过的河流还又脏又臭,哪儿有什么白鹭啊,就连麻雀都不愿来!
这条河,就是拥有千年历史的萧太后河。
展开北京水系图,横贯城区东部的萧太后河是不能被忽视的存在。它开挖于辽代,是本市最早的人工运河。运河至西大望路方才展露明渠,经朝阳流向城市副中心,全长24公里,朝阳段12.4公里。
临河而居本该是一桩美事,可萧太后河周边却远非如此。记者曾在数年前沿河踏访,河流污染触目惊心:在东南五环河段,石材加工的废水把河流染成了乳白色;在马家湾河段,两岸小企业一家挨着一家,污水直排入河……
治河是系统工程,需要上下游协同。2016年,朝阳区启动萧太后河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溯源治污,封堵排污口、清退低级次产业。
壮士断腕,以疏解腾退来减轻河流压力。萧太后河沿岸的南磨房、十八里店、垡头、豆各庄等地区,共计清退出租大院、仓储物流、交易市场145万平方米。萧太后河朝阳段的干流及7条支流,共封堵、改造大大小小230个排污口,涉及109家企业和单位,流域日产生污水从8万立方米减少到6万立方米。
除了为下游拦截污水,朝阳还把清澈的再生水送往城市副中心。朝阳各街乡联合市排水集团,在萧太后河两岸铺设了16.3公里再生水补水管线,引再生水至西大望路,每天数万立方米清澈的再生水注入河道,为生态修复打下了好底子。与此同时,萧太后河朝阳段还在两岸打造滨水林带,恢复自然生态。
水清鱼自来。如今的萧太后河清澈秀丽,鱼儿成群,野鸭嬉戏,芦苇丛里藏匿着数不清的鸟儿。朝阳马家湾湿地、通州铺头村等多个节点,都受到水鸟青睐。
古河道不但亮出新景观,还添了文化味儿。上个月,萧太后河展览馆建成了,它位于马家湾湿地边,总面积2600多平方米。展览馆全景式介绍了萧太后河的变迁、治理成效,以及萧太后的传奇人生、治国成就,参观者可通过LED屏、光影沙盘、可触摸板等模块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