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观察总第13期 >2020-11-04编印

良好生态引得“稀客”来
刊发日期:2020-11-0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JPG大运河漷县段,水鸟成群。

2.JPG萧太后河成白鹭栖息地。

3.jpg珍稀水鸟黑翅长脚鹬现身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蒋林/摄)

TJS_9078.JPG 潮白河上,银鸥戏水。

肖太后河白鹭.JPG一只白鹭驻足凉水河。  摄影  唐建

本报记者 冯维静 徐清

       苍茫的芦苇荡间,几只白鹭和红喉歌鸲腾空而起,翩然飞过;静谧湖面上,凤头、赤膀鸭、赤嘴潜鸭等悠闲游过,留下一道道水波……眼下,候鸟迁徙的“先头部队”正陆续抵达北京各个“中转站”。北京城市副中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候鸟停歇补给的新选择。


候鸟迁飞 南下“先头部队”已抵达

       “老史,我前几天看到了一对鸳鸯。”“好嘞,我留神着。”西集镇潮白河橡胶坝的8公里水域,是水鸟监测站的史海峰每天观察记录鸟类的范围。

       河水清澈,河边秋色宜人,几只野鸭不急不慢地游过,常来岸边遛弯的市民跟路过的史海峰报告最新“鸟踪”。

       “去年结冰的时候,就有大批候鸟在我们这儿的河中岛上歇脚觅食。”说起这里的环境惹鸟爱,老史倍儿自豪。

       最近,这片水域又有了新动静,常能看见迁徙的候鸟。“看!西边又有4只黄雀。”史海峰手持望远镜,遥指天上的小鸟。“燕雀、黄雀、朱雀等小型候鸟已经出现了,大型的雁鸭鸟还没到,应该快了。”

       史海峰的小本儿上记得很清楚:10月16日至26日,西集鸟类监测站共监测到鸟类1449只,其中包括喜鹊、野鸭、山鸽子等,其中还有不常见的鸿雁6只、翠鸟两只和白鹭28只。

       记者从园林绿化部门了解到,目前南下候鸟“先头部队”已经抵京。这些候鸟来自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我国东北一带。受到不同程度寒流的影响,部分地区降温较早,今年候鸟的“先头部队”到达北京比往年提早了几天。这批提前抵京的候鸟群里,有灰鹤、天鹅、豆雁等。

       史海峰看见的,就是今年秋冬季迁徙鸟类中提前抵达的“小股部队”。

       据了解,北京是候鸟迁飞的重要一站。全球有8条候鸟迁徙通道,其中3条与中国密切相关。北京处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同时又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因此成为许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之路。

       目前,全市范围内建有88个候鸟监测站,通州区有4处,均位于迁徙通道的重要节点上。从2019年的监测情况看,候鸟迁徙在北京停歇的地点越来越广泛,观测到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还出现了过去在北京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类,这都反映出北京生态在逐渐改善。

       今年以来,通州区共监测大天鹅、灰鹤、豆雁、赤麻鸭、绿头鸭等前来栖息鸟类近20万只,其中灰鹤数量达上千只。


水清景美 一年四季能观鸟

       除了史海峰等鸟类监测工作者,最关注这群“小天使”的,恐怕就是观鸟爱好者了。

       每年秋冬交替,鸟类大量聚集在湿地滩涂觅食越冬,此时是观赏鸟儿的最佳时间。位于通州区内的小中河、运潮减河、通惠河、北运河、温榆河五河交汇处,每年此时都聚集数以十万计的鸟类在此安家落户、栖息觅食。很多爱好者都会抓紧这最佳时机观鸟,张子良便是其中一员。

       “大部分鸟类都怕人,它们很机敏,并不好拍,有时刚按快门就飞了,再抬头看,已经不知所踪。要想看到它们必须赶早。”张子良玩摄影十多年了,几年前第一次拍大运河的天鹅便上了瘾,经常到通州区寻水拍鸟。

       为了找到适合的拍鸟地点,每天他都得沿着运河至少骑行十几公里。找到合适的地方,还得找合适的树,张开伪装网、支上架子,他偷偷往后一猫就是几个钟头,静待鸟来。

       目前,张子良已拍了数十种珍稀候鸟,其中还拍到了不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夜鹭、红隼的身影。“通州真是观鸟的好地方啊!”

       和张子良一样,把通州当观鸟大本营的还有闫红。

      “运河边最多的就是绿头鸭,多的时候能有一两万只,一飞起来‘哗’……满天都是。”忆起壮观鸟群,闫红很陶醉。

       她给记者看了一张得意之作。一只栗色的小鸟站在荷叶上,正伸着脖子鸣叫。“这是我在大运河月岛荷花池拍的,这种鸟叫栗苇鳽。前些年,我在将府公园拍到过黄苇鳽,长得和栗苇鳽有点像,但栗苇鳽很少见。还有一种叫做黑翅长脚鹬的鸟,过去只有在野鸭湖才能见得着,现在咱通州运河边上就有。”说起这几年通州环境向好引来的“鸟客人”,闫红如数家珍。

       拍鸟是爱好,护鸟、爱鸟是责任。她正和几名志同道合的伙伴筹备成立副中心爱鸟协会。如今,她几乎成了半个鸟类专家。

       闫红算了算,今年开春以来,她已拍摄记录了68个鸟类品种。其中,麻雀等鸟类属于留鸟,在北京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黑喉石即等属于夏候鸟,在春秋两季迁徙时出现在这里;还有冬候鸟,比如斑鸫、太平鸟等,冬天在北京过冬,最近也零零星星出现了。

       “不同种类的鸟儿习性不一样,比如潮白河、凉水河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水鸟特别多,去那儿找准没错儿。”说起城市副中心哪里能观鸟,闫红像是一位“鸟导游”一一列举,“还有大斑啄木鸟、宝兴歌鸫,现在也能在河边找到,明显比以前多了。”

       “还有红喉歌鸲、牛头伯劳、大白鹭,我今年都拍到过。这些珍稀的鸟类能见到很不容易。关注当地鸟况,就能直观感受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化。能看见这么多鸟,说明咱们的环境好,吸引的鸟更多了。”


林水共治  欢迎“鸟考官”来做客

       闫红的判断没错。景区好不好玩,游客可以用“脚”投票。环境好不好,小鸟们将用“翅膀”投票。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葛琳表示,鸟类对生存环境要求高,哪里生态好、环境好,它们就迁徙到哪。如果有迁徙鸟类落脚,就说明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了它们的“严格考核”。

       为了给这些“鸟考官”营造栖息地,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在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加码,大幅增加林地面积和水域湿地。通过实施平原造林、景观生态林提升、小微绿地建设、留白增绿等多项绿化美化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9年通州区林地面积达33926.06公顷,较2016年增长4127.9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的28.47%增长到2019年的33.02%。

       水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水鸟的回归。2019年,通州区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完成了包括再生水厂、配套管线、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建设任务。通过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治污工程等方式,完成215个村庄的村外截污治污和259个村庄的污水治理;完成全区黑臭水体53条河段治理工程。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引来了众多鸟类,让城市副中心成为北京及华北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如今,城市副中心的各个公园、景区,都为鸟儿营造着良好的生存环境。

       首先,请客人来串门,当然要准备美食。增加食源树是助力鸟类生存繁衍的关键。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在树种的选择上,专门增加了鸟类食源树种的配比,提高山楂、桑树、海棠、金银木、圆柏等鸟类食源树种的种植比例,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

       此外,为保护迁徙鸟类,在秋冬季候鸟迁徙和集群活动期间,城市副中心的相关部门还开展针对性检查,特别是在郊野公园、百万亩平原造林地以及河流周边地区加强巡查巡护,并且在一些重点区域采取投放食物、设置鸟巢等措施保护鸟类。

       比如北京东郊森林公园,对穿园而过的小中河及周边现有的废弃鱼塘进行景观改造,将湿地与森林融合,营造大面积的林间湿地。园内还种植了美国红枫、银白槭、秋紫白蜡、紫叶稠李、香花槐等大批绿植,吸引水鸟前来。如今,河流、湿地环绕森林缓缓淌过,工作人员经常发现苍鹭、野鸭等鸟类在公园里“闲逛”。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也专门设计出一片生态保育核,占地78公顷,大小相当于3个中山公园。这里成为一块城市中的“荒野”,就像翠湖、野鸭湖等湿地保护区一样,借大自然的伟力实现生态修复、生物群落演替。

       不仅准备了广阔的“自留地”,城市副中心绿地系统中还规划了一座座有吃有喝有住的生态“绿岛”,一条条林水相依、四通八达的生态廊道,方便动物栖息迁徙。眼下,已有30多种鸟儿呼朋引伴在新林定居。

       据了解,城市绿心今后还将建造一批类似的动物福利设施,给鸟儿、昆虫、小型陆生野生动物提供足够的栖居空间。另外,从区域整体考虑,城市绿心和大运河森林公园、千年守望林等周围的大尺度林地之间,都将预留动物迁徙廊道。廊道利用连续的林带或市政路下穿管涵建设,将生物栖息地与城市副中心绿色网络串联起来,方便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在各栖息地之间往来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