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在康复中心儿童区玩耍。
去年5月,小亮手术成功出院。
小亮定时接受康复训练。
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和潞河医院视频连线远程会诊。
通州区医生陈冬(中)倾囊相授医术,并且主动延长援助期,变“输血”为“造血”。
援助科右中旗的潞河医院骨科医生张亚奎(右)正在为患者耐心看病。
通州投入京蒙扶贫协作资金359万元建设东明镇奈林卫生院,方便附近一万余人就医。
“现在两个脚掌都能正常着地了,慢慢走没问题。”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一家康复医院,5岁的小亮(化名)正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一遍遍练习贴墙走、蹲下走的动作。他的外婆紧紧拉住通州区卫健委工作人员的手,握了又握,感激不尽。
时针拨回到2019年4月12日。沙发上,4岁的小亮手里攥着玩具,看着眼前十几张陌生面孔一脸好奇。当天,通州区代表团到奈曼旗因病返贫的一户建档立卡家庭慰问。
“孩子出生时缺氧,现在智力没什么大碍,但就是走路踮脚。我们一直想做手术,可本地治不了,医药费更……”一旁的外婆满脸愁云。
“您别急!我们帮您想办法!”通州区卫健委立即联系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0天后,小亮就被接到了北京。
经诊断,小亮患的是脑性瘫痪,左侧肢体张力增高伴运动功能发育迟缓3年余。多位专家为他集体会诊后确定了手术方案。5月15日,由几位专家主刀的选择性脊髓神经后跟切断术+椎板复位术开始了。
手术非常成功。考虑到出院回家路途遥远,术后最好平卧,通州区卫健委还协调出一辆救护车,由医生全程陪同,平安到家。
从此,小亮成了这些通州叔叔阿姨千里之外的牵挂。
每次,通州医疗队到奈曼旗进行卫生帮扶,儿科医生都会到小亮家中看望,指导下一步康复和治疗。
医疗帮扶中结下深情厚谊的故事,又岂止这一桩?在健康扶贫攻坚战中,京蒙两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接力,为受援地百姓筑起健康防线。
潞河医院医生马红梅,在即将返回通州的清晨临危受命,与死神赛跑,救下凶险性大出血休克的孕妇,最终母子平安;内蒙古风大寒冷,关节病人多,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李加明深入牧民家免费发放药品,用小针刀技术治愈了当地数百名患者,被农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小李飞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到受援地进行医疗帮扶的医生,都是部门科室的业务骨干,也是健康扶贫的“主力军”。通过“传帮带”,他们把医疗技术倾囊相授,变输血为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潞河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陈冬,通过通州——翁旗医联体建设提升当地的基层医疗水平。他为翁旗医院泌尿外科制定了常见病诊疗指南,还大量“带徒弟”。现在,他又主动申请延期援蒙,重点培养徒弟的独立手术能力。
与陈冬一样申请延期的,还有来自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贾丽华。她在挂职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大范围开展了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微创手术率明显提高。
数据显示,三年来,通州区在医疗扶贫方面累计投入2249万元,其中设备捐赠折合2033万元,资金帮扶216万,派出200多名援蒙医疗技术人员,不但为内蒙古翁牛特旗、奈曼旗、科右中旗解决了急需的医疗技术和器械设备,更让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北京专家的优质服务,有效减轻贫困人口就医的经济负担,为预防和控制疾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贡献北京力量。
本版撰文 记者 陈施君
本版摄影 记者 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