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冬菊
人物档案
姓名:李永才
年龄:85岁
参战时间:1950年
战争的残酷,除了战场冲锋陷阵的人,还有一群人最能体会:卫生兵。
1950年,在大连听到抗美援朝的消息,李永才毫不犹豫地报名抗美援朝军政干校。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时,他只有15岁,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在激昂的乐曲中,1950年12月,李永才和其他人一起登上火车。
因前方需要,他们的列车直接开往了战争前线丹东(当时叫安东)。看着被炸后的断桥残垣,血气方刚的李永才满心怒火,最大的愿望就是打退敌人。
但由于他们这批学生年龄较小,部队并未安排上前线,而是在沙河镇六道沟的野战所做护理战士。战场上没有时间慢慢学,他们就边干边学。野战所是一个造纸厂的旧厂址,“病房”就在一个大厂房内,条件十分艰苦。给伤员包扎喂药、处理伤口、喂水喂饭、端屎端尿,都是他们的工作。每天除了吃饭,李永才一刻不休,战势最紧张时几天几夜不合眼也是常事。
“战争太激烈了,每天伤员不断地从前线被抬回来,没有床位的就只能躺在地上。伤员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因趴在雪地上潜伏时间太长被冻得不省人事、有的被炸得血肉模糊、有的在昏迷中还在喊着‘冲啊’……”谈到此,老人有些哽咽,眼眶泛红。
李永才所在的野战所相当于“中转站”,抢救后的战士情况好转稳定要送回国内治疗。伤病员流动量很大,甚至来不及知道姓名。每当看到自己护理的伤员病情好转,他都特别欣慰。但战争是残酷的,有的士兵伤情严重,尽管努力抢救,却还是牺牲了。
当时有一名因染风寒高烧不退的小司号员,来的时候手里还死死攥着自己的号。他病势严重,夜里难受得无法入睡。小司号员告诉护理人员,自己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能够加入共青团,另一个是再次吹响号角。“那天晚上,号角声划破夜空,第二天小司号员便牺牲了……”说到这儿,李老言语凝滞,停顿了一会儿,“在无情的战场上,正是这一颗颗炽热的爱国心,让战士们无所畏惧,誓死也不忘自己的任务。”
1951年的春节,是李永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过的第一个春节,“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很多人哭了。但大家也很坚定:抢救伤员就是我们的工作,为前方战士做好保障,才能早日打败敌人,回到家乡。”回忆别样的青春岁月,李老语气坚定。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李永才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北京军区二五二医院,李老也继续深造,成了一名真正的军医。
李老说,参加抗美援朝是他一生中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受父亲影响,李老的大儿子也从军入伍。
“男子汉就该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言语间,依稀又见当年战场上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