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军志
“这是你家扶贫资产收益分红,一共4380元。”在内蒙古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贫困户宝万福家,干部吴殿财正一户户地发放分红收益资金。
巴彦敖包嘎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的北部,隶属额木庭高勒苏木。北有群山环抱,南有霍林河围绕,土壤湿润肥沃,地理优势独特。2017年,当地“将连片开发”“三到村三到户”扶贫资金整合,再加上通州区精准扶贫帮扶资金、贫困户资产收益式奖补资金等,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借助霍林河优势,在该嘎查的南侧建设起占地面积2000亩的旅游区项目。
金秋十月,巴彦敖包嘎查度假村里,成片的金色稻田和紫色马鞭草,在绿色沙柳的点缀下,形成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旁边霍林河水蜿蜒流淌。
脱贫户白先胜已经在这儿上班两年多了,“之前家里因洪灾致贫,生活特别困难。现在来这儿打工,收入稳定,每年工资能有6万多。每天都感觉生活有奔头。”除了他,这里的服务员、厨师、安全员中不乏本村的村民,“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在家门口就业。”该旅游区负责人唐万海介绍,今年“十一”假期,这里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员工有时候要加班到凌晨,但大家都特别高兴,说明咱们这儿被游客认可。”
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巴彦敖包嘎查就集中开展土地流转,发展生态畜牧业。同时,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环境景观,建设集生产、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区。赏民俗、住敖包、游花海,还能采摘、滑草,品尝特色美食,游客一站即享草原风光。说起来,这里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的优势产业草原水稻、马鞭草等,也是利用通州区的扶贫资金引进种植的项目。
截至目前,巴彦敖包嘎查通过度假村已带动33户、78人脱贫。记者在“建档立卡”户李占全家看到,200多平方米的院落归置得整整齐齐,院儿里散养着十几只鸡,各个爪尖毛亮。“我们家一共三口人,以前除了种植20亩玉米之外,没啥收入。入股旅游区后,收入提高了,手里也有了活钱。每年乡村旅游产业分红就达6090元,还给我们缴纳医疗保险。”李占全对记者说。
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致富有奔头。
据了解,科右中旗围绕“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三个战略定位,将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借助“一旗九乡四非遗”的文化品牌,依托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纯正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俊美的自然风光,全力打造“枫林草原、英雄马镇”旅游品牌。同时,确定了牛、羊、马、水稻、旅游、蒙古族刺绣等11个主导产业。旅游产业带动了农旅休闲、科普教育、观光采摘、民族手工业等诸多新产业,不仅大大提升了“颜值”,更让农业既有效益更具活力。
“目前,通过通州区精准扶贫,整合生态旅游、文化影视产业示范区和乡村旅游产品,全旗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65万人次、3.9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21.37万人次、5.17亿元。”通州区挂职干部、科右中旗旗委常委、副旗长曲春丞表示。
科右中旗还在乡村游上不断增加新意,大力开发五角枫自然保护区、图什图业亲王府等特色旅游景区,并举办“草原最牛”首届内蒙古赛牛节,将科尔沁文化完整呈现给广大游客。该旗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赵勇顺介绍,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科右中旗各景区接待国内游客20.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162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