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森林公园增设无障碍设施方便特殊人群。 记者 党维婷/摄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台阶铺设坡道、楼道内安装扶手、服务大厅里设置爱心座椅……今年以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明确17个方面的重点整治任务,对城市道路、小区环境、公园景区、养老助残场所等区域进行提升改造,为残障人士、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
近日,红旗小区楼道内,几名工人正在安装无障碍扶手。“政府出资为我们安装无障碍扶手,以后出行更方便了。”居住该楼的残障人士戴先生说,楼道和转弯处平地都装上了不锈钢无障碍扶手,不仅方便残障人士上下楼梯,也方便了腿脚不好的老人。
记者了解到,去年底北京市印发《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四环路以内地区、城市副中心为重点区域等。这是北京市首次开展全市范围内无障碍环境专项提升行动。行动方案明确17个方面的重点整治任务,盲道、人行道、地面交通、政务服务窗口、居住社区等均被列入。
另外,行动方案还要求将居住区无障碍改造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统一实施,居住建筑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坡道和轮椅回转空间。
据了解, 城市副中心除了对社区进行改造,城市道路、公园景点也慢慢变得“无障碍”。在公交站亭,长条凳的设置提升市民候车舒适性,无障碍斜坡方便特殊人群候车;在大运河森林公园公厕,以前是三级台阶,轮椅上不去,老年人进出也费力,如今入口处改成了水泥坡道、增添了不锈钢扶手;一些服务办事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门口也是“脱胎换骨”,以往的台阶都被水泥坡道取而代之,坡道上也安装了扶手。这些细节的改造实用又贴心。
“无障碍设施不仅是为残疾人服务,还要为所有在社区里居住的、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出行便利,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希望大家不要随意占用或破坏,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温度。”城市副中心无障碍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正处于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攻坚期,这期间要完成7031个点位的整改工作,涉及38家责任单位,尤其是规划建设155平方公里内所涉及的重点区域及周边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工作,同时要“地毯式”排查区域内无障碍环境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并计划于今年底前完成全部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