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
抗疫战局持续趋稳向好,“可防可控可预期”振奋人心。经过实践检验,“全城动员”“全民防疫”精准有效,每位首都市民既是这场大战的见证者,也是这场大考的答卷人。
不侥幸、不麻痹,科学防护的自觉筑起了自身健康的安全门。新冠病毒狡猾异常,直到今天还有太多未知需要探索,要跑在疫情的前面,唯有“尽一切努力把防控关口往前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严从实从细做好自我防护,重塑卫生习惯,于源头消除病毒着床滋生的土壤。从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到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有序参加核酸检测,首都市民体现出了坚持个人防护的高度自觉和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理性精神。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以丰台区和大兴区属地病例为主,确诊病例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有病例的同事、朋友、家人无一感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大市民,也包括一些患者本人在内的普遍性防护举措。
讲责任、有公德,遵规守法的自律巩固了阻断传播的防火墙。规则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框定着人们的行为边界,更直接影响着战时北京的抗疫效率。战斗警报拉响后,面对严峻形势,北京争分夺秒、背水一战,出台一揽子加强版防控措施,囊括了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涉到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千家万户。从中高风险人员严禁离京,到高风险社区(村)全封闭管控,集中观察、居家观察人员“足不出户”,再到全市所有小区测温、查证、验码、登记,等等,正是因为绝大多数市民以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切实履行了防控责任,对“战时要求”严格遵守、支持配合,才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降低了疫情传播指数,为夺取对疫情斗争主动权奠定了基础。
热心肠、乐公益,共同参与的自治织就了守护家园的防控网。抗疫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疫情像一声集结号,呼吁市民主动参与到抗疫行动和志愿服务中去,共同织就群防群控的庞大“网格”。敲门行动、防控巡查、卡口值守,首都二十多万普通市民投身抗疫一线,排队“一米线”、垃圾要分类、就餐用公筷,一系列公共文明习惯加速落地。可以说,经此一役,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健康、城市的安全从不会从天而降,而来源于每个人的点滴努力。更多市民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社区精细化治理和公共卫生环境建设中去,尽一分责、出一分力,共建共治共享,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加健康宜居。
人人都做自己健康的守护者,人人都做城市健康的守护者,那么,人人也将成为城市健康的受益者。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城市负责,让健康文明成为我们城市蓬勃发展的基石,也是首善之区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