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97期 >2025-11-05编印

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通州场)交流会举办
AI机器人走进校园以棋会友
刊发日期:2025-11-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3.jpg

学生们亲身体验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获得满满成就感。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郑实)近日,以“科学创想,AI引航”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通州场)交流会在通州区次渠中学举行,全区中小学科学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通州区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

活动现场,由次渠中学的同学们带来的科学创意情景剧《乒乓球的冒险之旅》,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演绎了浮力、气压等科学原理,引来全场阵阵掌声;《科学实验展演》环节,同学们在老师的协助下,亲身体验了神奇的压强、静电等等有趣的科学实验。

操场上的分会场同样精彩纷呈,“AI互动体验区”“科学探秘区”和“AI机器人表演区”成为最受欢迎的区域,学生们围在展台前,亲手操作机器人、体验人工智能绘画、参与风力起重机设计挑战。来自次渠中学人工智能学生社团的钱学庚一边调试机器人的编程控制一边兴奋地说:“每次动手实践,都让我觉得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社团活动中,我学会了编程,还和同学一起通过单片机编程和超声波传感器的编程设定为残障人士设计了智能轮椅,这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特别棒。”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由北京首通慧城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AI机器人互动区。这里搭建了一个机器人的集体“秀场”:灵巧的机器狗时而匍匐前进,时而与学生们亲切“握手”;智能下棋机器人面前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同学,每一步精妙的落子都引发阵阵惊叹;踢足球的机器人则在特制场地中展开激烈对抗,精准的射门动作赢得满堂喝彩。当舞蹈人形机器人随着音乐节奏整齐划一地起舞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太神奇了!机器人不仅能听懂指令,还能和我们互动比赛!”初二学生高晟睿刚刚与下棋机器人“切磋”了三局,虽然未能取胜,但他兴奋地表示:“这让我对人工智能更有兴趣了,我本来就是我们学校人工智能社团的,真想自己也设计一个这样的机器人。”

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骆祖莹教授在报告厅带来题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与教育应用》的专题讲座,为教师们解析了AI技术与基础教育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次渠中学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特色,并融入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课程体系和实践活动中。次渠中学校长毛金龙介绍:“学校依托通州独特的运河文化资源,开发了融合多学科的《运河人文科学特色系列课程》,同时,在我们学校不光是科学老师进行科学教育,而是融合多学科,让全体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科学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

这场科学盛会不仅展示了通州区科学教育的丰硕成果,更搭建了区域协同推进科学教育转型的重要平台。正如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在活动致辞中所说:“我们要继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科学教育新生态,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