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91期 >2025-10-28编印

“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在副中心成立
构建家校社协同思政教育新生态
刊发日期:2025-10-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石峰)近日,“运河联通世界,思政奠基未来——行走的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交流对话”活动在北京学校举办,由运河沿岸城市52家单位联合发起的“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在活动上正式成立,共同体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打造“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文化共传”的运河思政教育新生态。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创新示范联合体指导,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专委会、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组委会主办,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学校承办。

据了解,“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秘书处设立于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组委会,发起单位共有52家,包含大中小学、博物馆等单位,后续将面向运河沿线城市作进一步推广。2025至2026年,共同体将实施“少年运河说”国际计划、“运河思政种子教师”赋能计划、“运河文化数字图谱”共建计划和“流动的文脉”主题巡展与故事库建设。

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表示,本次活动以“运河”为纽带、以“思政”为主题,以“大中小学一体化”为目标,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践行,更是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北京学校将发挥运河思政课程建设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运河沿线学校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享思政课程资源、共研教学实践路径,家校社政无缝衔接、协同育人,真正让运河文化成为滋养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活泉源水。

当天下午举行的“运河文化的活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和“红色精神探源与数字传承赋能”分论坛展现了与会单位丰富的运河思政实践成果,从不同维度为推进运河文化育人新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