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87期 >2025-10-22编印

通州开展水土保持核查工作
刊发日期:2025-10-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今年以来,通州区水生态治理与海绵城市事务中心牵头开展的水土保持信息化区域遥感监管工作,已累计完成上级下发图斑核查101个,实现100%实地排查,用详实数据为区域生态保护筑起“铜墙铁壁”。

作为2025年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首战”,通州区水生态治理与海绵城市事务中心承接了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中心下发的82个疑似未批先建图斑核查任务,目前已实现100%核查清零,监管效能显著。在核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通州辖区内72个有效图斑进行实地溯源与精准核验,最终明确两类扰动图斑: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共52个,主要为工程建设涉及的土地扰动区域;人为活动扰动图斑,共20个,多由日常生产生活引发的轻微土地变动形成。经核验,所有有效图斑均严格符合《水土保持法》及相关规定,未发现违规扰动问题。同时,针对核查中发现的10个区域外无效图斑,通州区已按规范流程提交北京市水保中心,申请调整图斑归属。

在推进市级监管任务的同时,通州区同步开展2025年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区域监管工作。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共向通州下发43个疑似问题图斑,目前核查进度已达61%,核心工作成果突出。一方面,无效图斑及时清退,工作人员排查出12个隶属于行政区域外的无效图斑,已第一时间同步反馈至北京市水保中心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待进一步调整图斑管辖范围,从根源上避免“重复核查、监管错位”,提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有效图斑合规率100%,在已完成核查的19个有效图斑中,包含18个2025年疑似未批先建图斑、1个疑似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图斑,工作人员通过实地逐一核验,最终判定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6个、人为活动扰动图斑13个,所有有效图斑均符合水土保持监管要求,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在此次图斑核查工作中,通州区水生态治理与海绵城市事务中心始终坚持“以点至面,实地溯源”的原则,对每处图斑现状进行准确标注,对图斑类型进行明确划分,确保核查结果真实可靠、分类精准无误。从市级任务到国家级任务,不同的监管坐标下,是通州区始终不变的生态守护姿态。水土保持疑似图斑核查不仅是对疑似问题的逐一核验、对潜在风险的及时预警,更在一次次实地排查中传递出“守土有责、护土尽责”的责任共识。未来,通州区将持续以扎实行动推动生态修复,以精准监管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为辖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贡献水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