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池阳)近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8所高校的参赛团队齐聚大运河畔,共同参加副中心文明小书创作大赛图书编辑技能训练营,开启一场“充电升级”之旅。
训练营围绕“内容设计、编校规范、美学表达”三大核心板块,通过专家授课、实操指导,帮高校学子把前期积累的创意灵感,转化为成熟的“文明小书”作品。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张志宇,以《出版物内容设计与制作》为题,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怎么用现代技术做内容结构化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万水分社副总编辑陈艳蕊,则聚焦《出版物规范与内容规划》,从“怎么挖选题价值”“怎么核查资料”到“怎么搭叙事结构”,一层层拆解创作里的“隐形雷区”,帮大家避开常见误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书籍设计工作室主任刘馨元,带着《出版美学与表达》的分享,强调“美学是内容的延伸”,还通过一组组视觉案例,引导大家思考如何把副中心的历史故事、现代活力、生态之美,变成“摸得到、读得懂”的阅读体验。
讲座结束后,三位专家来到参赛队伍中间,开启“点对点”定制辅导。针对每组作品的痛点、难点,逐一拆解、给出具体建议。“老师一眼就看出我们作品逻辑上的问题,帮我们梳理调整,思路一下就通了!”来自北京印刷学院的孙同学拿着写满修改建议的笔记本说。
据了解,副中心文明小书创作大赛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承办,于今年6月启动,面向高校青年,以“通古传今”为核心理念,聚焦“五座古城”——通州古城、路县故城、张家湾古镇、漷县古镇、永乐店古城的文脉底蕴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座新城”的活力图景,通过“训练营+实地采风+编辑出版”全链条培育,构建“创作—传播—应用”闭环生态,旨在帮助高校青年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明之书,发出守正创新的青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