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佳航
在潞邑街道,85岁的李文基是居民口中的榜样——从战场到社区诊室的灯光下,从疫情防控的一线到深夜施救的楼道里,他以党员的担当、医者的坚守,将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普惠行动,用一生践行着“医者仁心”的誓言。
开展“社区健康行”
李文基年轻时就读于承德医学院,毕业后投身部队担任军医。在战争中,他因抢救受伤同志不幸被炸伤,被评为三等乙级军残。退伍后,李文基转业到医院继续从事临床医疗及管理工作,直至1997年才光荣退休。
“退休了也闲不住,居民有需求,我就得顶上。”如今85岁的李文基,还在一家医疗健康企业担任内科主任医师,每周雷打不动坐诊。在社区里,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军医”热心,遇到健康问题总爱找他问两句。而他也总是耐心解答,并主动与居民添加联系方式,方便他们随时咨询。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居民少跑路,李文基牵头提出“社区健康行”服务,自己当起首席专家,成立了“社区义诊日”机制。每逢义诊日,他早早来到现场,量血压、开药方、讲养生,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七年时间里,他带着团队跑遍了潞邑街道的各个社区,累计开展义诊600余场,让1.8万余人次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业医疗服务。
居民身边的急救医生
去年的一个深夜,李文基接到邻居王大爷家人的求救电话,称王大爷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李文基听罢,急忙跑到王大爷家中。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结合王大爷的症状,李文基判断病情为突发心梗。
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李文基一秒都不敢耽搁,立即指导家属对王大爷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情况。在家属的正确操作下,王大爷渐渐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不久,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赶到,对王大爷采取了进一步救治措施,让王大爷脱离了生命危险。
后来家属特意上门道谢,李文基摆了摆手说:“当时就想着,心梗抢救就这黄金6分钟,绝不能让这条生命消逝!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做的。”
每年举办健康讲座40余场
作为“最美科普志愿者”,李文基总说:“治病不如防病,好多居民因为不懂健康知识,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太可惜了。”于是,从八年前开始,他就坚持开展医疗科普“三进”(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平均每年开展健康讲座40余场,惠及副中心居民6000余人。
针对老年人的认知特点,李文基还创新科普形式,设计了“角色互换”互动课堂。课堂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辖区老年人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要点。为了让居民牢记防治要点,他还自费编印了《家庭健康手册》,在活动中进行发放。
“好多老人跟我说,听完课转头就忘,有了这本手册,在家翻一翻就能记起来。”李文基摩挲着手册封面,丝毫不觉得辛苦,“只要能帮到大家,我的这些付出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