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施君
党建引领聚合力,协商议事解民忧。在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张家湾镇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党建引领,搭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聚焦全镇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矛盾纠纷、公共利益、村集体增收等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推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进一步擦亮张家湾镇“湾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多元场景:搭建沟通“连心桥”
无论是邻里间马勺锅沿的鸡毛蒜皮,还是涉及人情法理的矛盾纠纷,一件件大事小情,在张家湾镇都能找到妥善解决的途径,实现源头化解、握手言和。
为了给协商议事创造良好的环境,张家湾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村内公共服务空间,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协商议事场景,累计形成“湾家第一书记”专题分享荟、上马头“马上议事角”、科技小院“莓满苍上议事会”、西定福庄“幸福议事长廊”、烧酒巷村“法治议事亭”、唐小庄“桥头议事”、瓜厂村“呱呱乐”普法讲堂、后青山村“幸福树议事角”等村级议事场景30余个,广泛动员村民、施工方、民警、律师、物业等10余类主体超2000余人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84场,成功解决各类问题559个,其中解决接诉即办问题172个,通过主动谋划解决未诉先办问题359个,充分发挥协商议事机制多元共治效能,切实将群众急难愁盼化解在基层,有效提升了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如上马头村以“马上议事角”为协商平台,积极发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与村“两委”干部共同参与议事,通过组建舞蹈队、舞龙队,并邀请专业老师在指定场地开展常态化文化指导,解决了村民回迁上楼后文化活动缺失等问题。截至目前,上马头村各文体团队获得北京市级奖项1个,通州区级奖项1个。
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源”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整合各方力量、汇聚多元智慧,方能提升治理效能。张家湾镇积极动员镇域内各类主体参与协商议事专题活动,以多元共治破解治理难题,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针对基础设施老旧、居住环境欠佳、公共服务不足等突出问题,张湾村充分调动社区民警、网格长、党员代表、物业人员及村民等多方力量,召开专题协商议事会,并就相关治理难题达成解决共识。经过系统整治,该村房屋漏水、跳闸停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小区公共空间改造在试点区域顺利完成;东区停车场建成投用、15座电动车充电棚同步落地,公共环境显著改善的同时,切实解决了住户“停车难、充电难”的民生痛点。
面对私搭乱建顽疾、充电设施短缺、物业响应低效、公共空间失序等治理堵点,西定福庄村发动“两代表一委员”、镇域相关科室负责人、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及村民等多元主体,累计召开专题协商会20余场次,针对地上物清理、场地平整、充电桩选址及电容设置等争议点,各方充分沟通、凝聚共识。该村完成超200处私搭乱建及集装箱房清理,拆除地锁近400个;清理私占绿地360余块约9000平方米;重新施划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位1000余个,新建充电车棚10余组,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水平。
多元主体:激活发展“新动能”
随着议事工作不断深化、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平台阵地日益丰富,基层协商在服务改善民生、促进村集体增收、加强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垡头村,针对道路安全隐患突出、校园普法教育缺位、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等民生难题,该村通过专题协商精准破题、达成共识:增设交通标识、广角镜与摄像头、安排党员志愿者疏导交通,组建“法官+第一书记普法队”加强普法宣传,搭建小型农贸菜市场并邀请专家开展农技培训满足村民需求。如今,该村主干道车流减少40%、事故率降至0,每季度定期开展普法宣传,自2024年6月起小型农贸菜市场开始运营,日均交易额超千元,切实交出安全、普法、增收三张民生答卷。
在苍上村,围绕科技小院“整体布局优化、品牌效益凸显、产业振兴强劲”的发展目标,区、镇、村三级主体联动开展多场协商议事,通过深挖区域化党建、“两企三新”党组织合力,精准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村集体增收,为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镇党群服务中心,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核心任务,“湾家第一书记”牵头组织多元主体开展协商议事,通过充分交流研讨,进一步明晰并凝聚了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共识,为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元规范:构建长效“保障网”
为确保协商议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协商成果落地有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在镇、村两级初步构建起了协商议事的多元规则体系。村级层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商模式,如垡头村创新“三步协商法”,通过“摸准情况打底子、靶向议事找方子、跟踪问效验实绩”,让协商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唐小庄村建立“六步闭环议事法”,以“需求采集对标取经、方案论证、审议决策、项目推进、成效评议”的全流程闭环,确保议事从提出到落地全程可控、有据可依;上马头村则通过“三步议事+四方会谈”的联动机制,拓宽参与主体、凝聚多方共识,提升协商议事的广度与深度……镇级层面,镇党委提炼出基层协商议事8条规则、走动式协商工作10条意见,按照“平台提事-共治集事-议事厅议事-多元办事-百姓评事”协商议事的五环节,展开议事型、调解型、开放型、共建型等四种类协商议事,形成了具有湾家特色的协商议事机制,实现了在协商议事过程中民意表达更顺畅、问题研判更精准、事项办理更高效。
张家湾镇党委书记周丰介绍,未来,张家湾镇将继续深化“湾事好商量”品牌,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持续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凝聚起更强大的治理合力,共同攻克基层治理中的难题,让每一位张家湾居民都能收获满满的归属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