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254期 >2025-09-01编印

气象部门晚霞预报带来美学欣赏
今夏20期晚霞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
刊发日期:2025-09-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骆倩雯

“七夕”傍晚,北京出现了绝美的浪漫晚霞,上周末两天,晚霞又连续出现,这也是北京地区在连续几天降雨后出现的大面积晚霞。市气象服务中心的晚霞预报正印证了这一点:“七夕”傍晚,北京有三级晚霞,属于超级霞,红霞满天;上周六傍晚的晚霞则属于二级中级霞,霞光漫染;昨天的属于一级轻微霞,云霞微醺。像这样的晚霞预报,今夏北京已发布20期,准确率达90%以上。

连续两天晚霞美景惹人醉

上周五为“七夕”,傍晚,天空中撒下浪漫的“高甜”晚霞,美不胜收。京城天空被橘黄晕染,仿佛一幅立体的油画,朋友圈也开启了晚霞“斗图”大赛。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塔、颐和园、奥森公园……位于全市各处的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眼前的绝美晚霞,并冠以“北京金”的美名。美图中的晚霞已经把周边的建筑物染成同色系,和景观融为一体。“太美了!特别治愈!”“这样的美景让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网友们在美图下配上了这样的文字。

上周六下午,气象部门预报显示,京城傍晚时分仍有二级(中级霞),霞光漫染。果然到了傍晚,余霞成绮,一波光影盛宴再次在天空上演。昨天傍晚,晚霞依然留恋京城,一级轻微霞现身,云霞微醺。

为何近期多晚霞?

为何近期多晚霞?让我们先来看晚霞是如何形成的。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其波长各不相同。当它们遇到空气中的障碍物,如气体分子、水滴、尘埃等时,会发生偏转,这种现象称为太阳光散射。较短波长的光(如蓝光和紫光)比较长波长的光(如红光和橙光)更容易被散射。

在晴朗的白天,由于蓝光的散射率更高,我们看到天空会呈现出蓝色。而在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光相比正午穿过大气层的路径更长,这意味着光线需要经过更多散射,在这个过程中,较短的蓝紫光被散射更多,而较长的红橙光由于受散射影响较小,会被更多保留下来,因此日出日落时的天空多呈现出红、橙和黄色,这就是朝霞或晚霞。

然而,并非所有观察者都能轻松观赏到这一景致,其所在地和太阳光传输路径上的天气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何北京雨后容易有晚霞?这是由于在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刚刚结束时,北京常常位于降水云团的尾部,还没彻底移出的云层在北京头顶形成了大面积形态丰富的“幕布”。而北京以西地区则对应着一大片晴空区,这为日落前后太阳光无遮挡的传输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同时,降水不论在能见度还是空气清洁度方面,都让北京达到非常有利于晚霞出现的条件。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为晚霞的亮相提供了更完美的舞台,这也是雨后更容易出现超级晚霞的原因。

今夏推出晚霞观赏等级预报

蓝天、白云、朝霞、晚霞、云海、雪景、星空……北京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民间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形象描述了古人通过朝霞晚霞对天气的简单预测作用。朝霞晚霞可以说是公众关注度较高且观测条件限制较少的气象景观之一。

近年来,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了北京气象景观人工智能识别与预报技术研究,创建北京地区气象景观数字化信息库,分析主要气象景观发生规律,建立气象景观的人工智能识别模型、天气概念模型和精细化预报模型。2024年,面向公众首次发布了蓝天白云、朝霞晚霞、云海、星空四类气象景观的精细化预报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创新供给能力,助力气象旅游产业发展,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追求。

基于北京地区朝霞晚霞出现时本地关键要素分析,以及上游太阳光传输方向透光条件分析结果,气象部门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北京地区朝霞晚霞出现概率的预报模型。从2025年6月22日开始,首次正式对公众发布晚霞观赏等级预报服务。但凡是晚霞出现概率较高的过程,气象部门都会通过“气象北京”微博微信发布预报提示。

同时,朝霞晚霞预报模版也在不断升级。目前,结合北京地标,气象部门已经设计了“超级霞”“中级霞”“轻微霞”三个等级的预报服务图形产品。

朝霞晚霞的预报,让市民提前获知,更方便大家欣赏和拍摄大自然醉人的景观。“现在的预报已经扩展到欣赏美学了”“这种预报深得我意”……晚霞预报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