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南部漷县镇,紧邻京杭大运河故道的地方,坐落着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村落——黄厂铺村。它自明代成村,属顺天府通州漷县永乐里,村北曾设邮递铺,承担急递公文之职,还衍生出驿站、民间客栈等设施,村北凤港减河也曾在运河淤堵时助力运粮,是镌刻着千年大运河文化基因密码的“活历史标本”。
这里人文遗迹众多,最有名的当属李娘娘庙。李娘娘即明神宗朱翊钧生母李敬妃,《明史》载其生于漷县。辛亥革命后,庙改公立小学,“娘娘架”仪仗大伞留存,日后化为珍贵红色文物——万民伞。
近代的黄厂铺村,红色印记尤为鲜明。1947年,村党支部成立,第一任书记萧作礼带领不足5人的地下党员,白天与白色政权周旋,夜晚开展斗争。
1948年12月,一支刚结束辽沈战役、前身是“叶挺独立团”“英雄红一连”的解放军队伍,为解放北平进驻黄厂铺村71天。战士严守纪律,村民渐渐认识到这是“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师。部队南下前,村民在萧作礼组织下,用九神庙“娘娘架”仪仗大伞赶绣姓名与祝福语飘带,制成万民伞相赠。2006年,“铁军”事迹与万民伞故事在网络流传,2024年7月,村党支部携村民代表赴洛阳连队驻地,2025年1月22日,部队送“村风淳朴情暖四方 鱼水交融共谱华章”锦旗致谢。
如今,村中心古槐、古井依旧,古树入新修幼儿园为孩童遮阳。2019年村北骨灰堂改烈士陵园,建成革命烈士纪念广场,2022年8月1日立碑供人瞻仰;驻村学者还推动建立红色万民伞精神研究中心,让这里的军民鱼水深情与爱国精神世代传承。(详见四版)
本报记者 柴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