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249期 >2025-08-25编印

北京新版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发布
多项升级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刊发日期:2025-08-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879公里的轨道网络、每日近千万人次的客流,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正以超大规模的运营体量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与生活节奏。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获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标准》(DB11/T995-2025)修订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后的《标准》在提升运行效率、优化服务体验、保障出行安全等方面推出多项惠民举措,让轨道交通更贴近市民生活需求。

新版《标准》在总结北京轨道交通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新增5章内容,涵盖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交通接驳等多领域,尤其在与市民出行息息相关的方面实现全面升级。对于上班族来说,通勤时间再“缩水”。《标准》将轨道交通最高运行速度从每小时10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这意味着未来跨区通勤时间将大幅缩短,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县的行程可能减少20%以上。

《标准》优化了服务,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长距离换乘的“奔波感”将成为历史。《标准》根据换乘客流量和通道长度,明确自动步道设置标准,未来在大型换乘站的长通道内,自动步道是标配,乘客将告别长距离步行的疲惫。在车站出入口设计上,《标准》采用差异化方案。“这样可以保障主要出入口的通行效率,又通过窄扶梯、电梯群组等灵活配置满足特殊场地需求,部分出入口还将与过街通道结合,实现‘一出站就能过马路’的便捷体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安全保障方面,《标准》进一步细化地下结构抗浮设计,明确以车站结构顶板顶标高作为地下水位验算基准,提升抗浮设防等级,确保极端天气下的结构安全。针对渗漏水问题,采用“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原则,对拱顶等关键部位加强注浆,对易漏水区域优化防水构造,从源头降低渗漏风险,让市民乘车环境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