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兆玉
在梨园镇新城乐居社区,72岁的张兰星是居民口中的榜样——老党员的身份让她牢记责任,老志愿者的热忱让她扎根社区。她是文艺舞台上的“不老松”,是邻里互助的“暖心人”,更是党员队伍里的“领头雁”。“只要还能动,就为大家多做点”,这句朴实的话,成了她日复一日的行动指南。
舞动夕阳:把快乐跳进邻里心里
年轻时便是单位文艺骨干的张兰星,退休后把舞蹈热情“搬”进了社区。每天清晨,社区广场上总有她的身影:动作标准、精神饱满地带领居民跳健身舞,从最初的两三个人,慢慢聚成了二三十人的队伍。
“张姨教得耐心,从不嫌我们笨!”舞蹈队的李女士说。张兰星总把“跳舞不为表演,为了开心和健康”挂在嘴边,在她眼里,“舞蹈是传递快乐的纽带,姐妹们上台时眼里的光,比奖杯还珍贵”。除了日常教学,她还牵头组织排练,带领队伍带着舞蹈《娥嫚》多次登上街道、区里的文艺汇演舞台,让这支社区舞蹈队成了社区的“文化名片”。
志愿服务:把小事做到居民心坎上
作为社区志愿服务队骨干,张兰星的“日程表”总是满满的:每周参与社区巡逻、环境清洁、文明宣传,寒冬酷暑里,她永远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
清理楼道小广告,她顶着烈日摸索出“醋水喷涂法”,效率大大提高;去年“垃圾分类宣传周”,她主动承包208号楼的宣传工作,手绘分类示意图挨家讲解,遇到嫌麻烦的居民,就笑着边帮忙分拣边劝:“老姐妹,分的是垃圾,聚的是福气!咱多做一点,子孙后代就多享点福。”在她的坚持下,社区垃圾分类率显著提升。
社区工作人员小王也说,张姨是“定海神针”——曾有两户居民因停车吵架,她主动上门调解,最后让两家从“冤家”变“朋友”。
党员先锋:把责任扛在肩头
“党员就要带头干,社区就是咱的家”,这是张兰星常说的话,也是她的行动准则。
每逢主题党日活动,她从不缺席,还主动发言分享;在“红色记忆”分享会上,她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变化,让年轻党员深受触动;除此之外,她坚持带头学习并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习材料。
创城期间,她主动承担208号楼的卫生监督,挨家宣传垃圾分类,还编写了朗朗上口的环保口诀;每周社区执勤日,清扫楼道、整理共享单车、劝导文明停车,她风雨无阻。邻居刘叔感慨:“张姐是咱楼的‘大家长’,我老伴住院时,她天天来陪我聊天、帮我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