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33期 >2025-08-01编印

企业创新成果如何“从纸到钱”?
通州组织开展“专利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刊发日期:2025-08-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谢佳航 实习生 刘桂林)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专利综合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圆满收官。三期课程围绕“创造—加速—维权”全链条精准发力,吸引近50家硬科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企业深度参与,为企业创新成果“从纸到钱”提供了一站式实战指南。

首期培训以“高价值专利培育”为主题,授课老师拿出行业里的经典标杆案例,手把手拆解高价值专利究竟是怎么“长”出来的,教大家如何把知识产权精准提炼成方案,筑起知识产权牢固的“护城河”。“感觉一下子开了窍,回去就能用在我们新研发项目的专利布局上,这块短板必须补上!”一位专注硬科技研发的工程师在现场记录得满满当当。

光有好专利不够,还得快准稳地转化成市场竞争力。第二期培训就聚焦这个“加速”痛点,教授大家如何借助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业务这个“快车道”将专利申请授权周期大幅压缩。专利拿到手,商战才刚开场,压轴的维权专场把“法庭”搬进教室。资深诉讼律师以真实案例为蓝本,设置“对手提无效”“侵权证据突袭”等突发剧情,分组模拟证据交换、侵权比对、损害赔偿计算等关键环节。这些平时书本里难找、摸索起来代价高的实战硬知识,让台下企业代表频频点头,跃跃欲试准备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智力成果。

“为了更加精准地抓住企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竞争全过程的知识产权需求盲点,我们紧紧围绕高价值专利的创造生成、申请转化加速、市场竞争维权的三个关键环节形成闭环,精心策划了一套环环相扣的培训课程,每期培训都力求解渴、实操性强。”通州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宋立杰介绍,这套“从创造到加速再到维权”的全链条深度培训,不仅是“三堂课”那么简单,它实现了由单项服务到链条集成的转变,更好地通过知识产权能力的提升为实战赋能。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表示,他们将继续联合政府资源、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瞄准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不断迭代的新痛点、新诉求,持续优化培训内容与模式,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等链条上不断“添柴加火”,致力于把通州区打造成创新要素集聚、转化高效、保护有力的知识产权沃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澎湃的科创活力,持续注入坚实而强劲的知识产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