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石峰)“感谢通州法院将我的案子一直放在心上,解决了我这么多年的困难,化解了我长久以来的心结……”年近70岁的申请人蒋某眼含热泪,不断向通州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们表示感谢。这起因工受伤引发的劳动争议系列执行案件,持续了15年之久。最终,通州法院联合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的方式,彻底化解了这一系列纠纷。
蒋某是一名进京务工人员,在某企业从事电工工作,他每月近3000元的工资是整个家庭的全部收入。然而在2011年,蒋某工作时不慎受伤,导致高位截瘫,日常生活需要全程陪护。后经相关部门认定为工伤,但某企业由于没有为蒋某购买工伤保险而怠于赔偿,导致蒋某的生活每况愈下,最终只得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自2011年起,通州法院陆续受理了蒋某提起的20余次执行申请,涉及金额达100余万元。然而从2013年起,被执行企业为了逃避执行,突然关闭了经营地点并进行外迁。面对突发情况,通州法院执行局干警强化执行措施,反复查询被执行企业的财产,并加强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度,同时积极为蒋某申请司法救助金。15年来,通州法院执行局先后指派9名执行法官承办案件,出差查找被执行企业线索10余次,反复查询被执行企业财产100余次,为蒋某执行到位案款并申请到司法救助款共70余万元,及时保障了蒋某前期的治疗费用和基本生活支出。
此外,通州法院执行局还积极寻找社会保障介入。执行干警多次奔赴河北省蒋某的家中开展实地走访,深入了解蒋某的生活情况,并多次到社保部门询问工伤待遇、先行支付等方面的政策规定。2025年年初,经过多次沟通会商,通州法院执行局协商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方式,保障蒋某的医疗救治和基本生活需求,上个月,蒋某已全额收到相关款项34万余元。
生活重新获得保障的蒋某在儿子的陪同下,坐着轮椅专程来到北京,亲自向通州法院的执行法官们表达感谢。这一次,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至此,这场持续15年之久的劳动争议系列执行案件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