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27期 >2025-07-24编印

通州开展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
让文明骑行成为城市交通常态
刊发日期:2025-07-2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交警在路口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骑行者进行拦截并进行耐心讲解和警示教育。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王戬 张嘉辉)“您在人行道上行驶,万一碰到路人多危险。”“咱们往后退一点,不要越线停车。”……近日,通州交通支队民警以“柔性执法+精准宣教”的方式,向骑行市民传递安全规范,深化全市“非机动车十大不文明行动”执法整治工作。

在马驹桥镇神龙路口,图文并茂的交通安全展板一字排开,清晰展示了“在人行便道骑行”“骑行途中使用手机拍摄”“越线等待”等近期重点治理的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及其隐患。现场交警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骑行者进行拦截,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耐心讲解和警示教育。志愿者们则穿梭于路口,向等候信号的市民发放宣传折页,配合执勤交警维持现场秩序。“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日常骑行中有这么多行为都是不文明的,我以后一定改正!”市民王女士在接受教育后说。

“我着急去上班,想更快一点才走的人行道。”新华南路与新华西街路口东南角,等待红绿灯的非机动车排起了长队,一位女士骑着电动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行驶,交警现场将其拦截下来,并进行了安全教育:“非机动车不能在人行道上行驶,再加上这里人行道本来就窄,在上面骑行万一不注意碰到了行人怎么办?”交警对该女士核查后未发现其之前有过违法记录,于是当场口头警告并进行了记录。

记者了解到,对于首次发现不文明行为的骑行者,交警会现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上传到系统记录,若后续再有将会根据规定处以相应的罚款。通州交通支队支队长张驰说:“我们在全区推进‘十大不文明行为’宣贯工作,旨在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要遵守交通法规,要与十大不文明行为说‘不’。下一步,我们将把社会化宣教延伸至各个村庄、各个社区,让大家形成倡导文明骑行的好风尚、好习惯。”

■相关新闻

通州交警源头查处摩托车噪音扰民

本报讯(记者 张嘉辉)为营造更宁静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改装摩托车引发的噪音扰民行为,近日,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辖区内三家摩托车行进行突击检查。

行动前,执法人员进行了周密的前期部署工作。“宋庄镇小堡村的‘远行机车’,梨园镇的‘红日机车’、‘MzL机车行’这三家车行,是我们通过视频巡查和便衣走访多日锁定的目标。”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副大队长刘永顺介绍,经调查最终确认这些车行存在为涉嫌非法改装的摩托车提供服务的情况。

行动当日,执法人员亮明证件,对店内及周边车辆逐一核查。“重点查改装排气和擅自改变车身颜色。”刘永顺说。最终,在三家车行共计查获3辆存在“擅自改变已登记的有关技术参数”违法行为的摩托车,其排气系统被非法改装。

执法人员现场依据法规对车辆驾驶人开具了违法通知书,明确要求当事人必须到大队执法站接受处罚,并责成其将车辆恢复出厂原状。“恢复后,还必须按照检测周期,到检测场进行复检,确保达标。”刘永顺强调了对后续整改的严格要求。

检查完毕,交警现场约谈了各车行负责人,对店主进行了严肃的教育,明确要求,第一,绝不允许私自改装车辆;第二,对于明显有噪音隐患的改装车,不予提供任何维修保养服务。刘永顺表示,摩托车非法改装产生的巨大噪音严重扰民,群众深恶痛绝;而非法改变车身颜色未及时登记变更,则容易逃避电子眼抓拍,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此次行动有效震慑了非法改装行为,督促行业规范经营,为市民营造更安宁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