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岁月如歌,上半年中关村通州园在经济发展浪潮中留下壮丽航迹,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交出的答卷展现出一组组亮眼数据。
今年1至4月份,园区265家月报企业工业总产值116.77亿元,同比增长18%;园区总收入已达333.65亿元,同比增长0.9%;出口总额14.15亿元,同比增长31.2%;研究开发费用合计12.73亿元,同比增长2.7%。同期,中关村通州园累计新增注册企业495家,新增总注册资本金共计约29.6亿元。这些数字交织在一起,生动展现出园区经济运行的强劲脉搏与光明前景。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以北服入驻为璀璨起点,通州园全力书写设计小镇的传奇篇章。9月前,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16栋楼将全部交付北服,新生将入驻通州校区。
做好北服相关产业承接,通州园正推进北京服装学院未来设计实验室挂牌落地。目前,未来实验室装修、标识布置均已完成,并已交付校方。设计小镇智汇园将于今年打造成北京创新设计和城市科技特色产业园。
做精产业培育,打造高品质特色园区,通州园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北咨新总部工程主体结构正式封顶,目前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机电管线、幕墙施工。北建院新总部已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怡禾生物园区更新改造项目全面进入小市政、精装修、弱电施工阶段。北泡二期家园中心项目现已完成竣工验收,华融生物(朗坤)项目已启动土护降施工。坚朗国际工业设计中心项目已开始土护降施工,张家湾设计小镇智汇园三期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已取得施工许可证、渣土消纳证,现场场地已平整完成,目前正进行土护降施工。北投云帆汀澜项目已完成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网络安全领军人才培育基地项目和启动区办公及服务配套项目已完成二次结构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完成。
做足“筑巢”功夫提升承载力
通州区未来设计+大健康融合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全市共3家)。既是荣耀更是责任,示范区将通过“需求牵引、设计驱动、医产联动”的立体化融合策略,全力推进完善示范区各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清单,构建“科技赋能-产业增值-消费升级”的价值闭环,打造全市两业融合示范标杆园区,为超大城市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提供“副中心方案”。
为加速“筑巢引凤”,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张家湾设计小镇编制城市公共空间风貌提升设计方案,启动张家湾设计小镇张凤路及周边节点的风貌提升设计工作,旨在打造设计小镇首条时尚大道。围绕已确定落地的13个产业项目梳理周边道路27条,其中11条道路拟年内陆续开工建设,6条道路正在推进前期工作拟2026年建设,10条道路拟2027年建设。西集网安园正在推进靓丽四街、靓丽五街等5条道路前期手续。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集租房项目已开始主体施工,涉及该项目的两条道路正在加紧编制市政专项规划和项目综合。
保有高新技术企业310家
吸引优质资源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今年,通州园全力推动招商企服提质增效。在三个重点功能区中,张家湾设计小镇引进北京宏业信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千里明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法慧云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27家,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引进软通计算机(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云智乐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16家,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引进北京枫翎研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25家。
园区涉企服务不断优化,持续培育高新企业。通过实行“不见面”受理,开展存量企业复核和新企业挖潜,梳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台账,按月与证书到期企业联系,开展一对一服务,并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响应企业诉求,提高企业获得感,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5月底,园区已培育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39家,保有量达3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