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佳航)买肉时心里“打鼓”?担心肉品来源不明、检疫证明不全?现场难以方便地查看检疫证明,心里总不踏实。为解决消费者心头的食品安全“愁盼”,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以肉类追溯为小切口,开发了“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微信小程序,并在通州区12家农贸市场的203名畜禽肉类销售商户中率先试点运行,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走进梨园镇小稿村惠民市场,几家鲜肉销售店铺玻璃门上醒目的“扫码溯源”二维码格外引人注目。准备购买排骨的姚大爷在进店前,用手机轻轻一扫摊位上的二维码,待售畜禽产品的“身份信息”——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质量合格证等关键溯源凭证瞬间跃然屏上,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半分钟时间。“以前买肉要看三四张纸质证明,现在扫个码全搞明白了。知道了这些肉的生产来源,吃起来也更放心。”姚大爷说。
据了解,“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微信小程序目前已全面覆盖辖区12家农贸市场的203家畜禽肉销售商户,解决了以往群众“想看看不到”“问了也难核实”的困扰,显著提升了消费信心和满意度。同时,商户也告别了繁琐的纸质票据整理和保管,只需每天在小程序上简单操作,即可将进货票据、检验证明等凭证电子化归档留存。
小小二维码,连接大民生。下一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将充分收集市场商户的使用反馈和消费者的意见需求,不断增加信息内容、完善服务功能,力争将微信小程序打造成能查询、能预警、能宣传、能互动的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未来,该微信小程序的应用范围将推广至全区所有的农贸市场食品销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