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210期 >2025-07-01编印

出门时拎着脸盆背着方便面 进门时左手一只鸭右手一只鸭
带父母出游 尽孝变苦笑
刊发日期:2025-07-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暑期临近,全国各地再迎旅游高峰。很多人选择带着父母一起出游,“小时候是爸妈带着我出去旅游,现在他们上了年纪,轮到我带着他们出去玩了。”但出游过程中,因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不同,带着父母出游遇到了诸多问题。一些年轻人颇感无奈,本想尽孝,却成了苦笑。

作息习惯不同

早起老人等待赖床子女5小时

上午10点多,睡眼蒙眬的许先生从床头柜抓起手机,屏幕上立刻弹出数条微信提醒。

6点:“起了吗?”7点05分:“酒店的早餐在二楼,我先下去吃饭。”9点:“餐厅对面有洗衣房和健身房,我吃完饭去转了一圈。”9点30分:“早餐还有半小时就结束了,要不要帮你们拿点吃的上来?”从早晨6点起,许先生的母亲已经断断续续发来了七八条微信,这让他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原来,趁着孩子考完试,许先生带母亲一同到外地游玩。但习惯早起的老人,平时在家五六点就起床操持家务;而平时忙于工作学习的许先生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赶上休假,希望能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补补觉,没上闹钟,睡到了自然醒。

许先生催着妻子、孩子赶紧起床洗漱,等准备从酒店出发时,已是11点多。他很愧疚,让母亲无所事事地在酒店干等了5个多小时。

消费观念不同

怕花钱宁愿在景区门口等着

“咱们飞了上千公里,都到景区门口了,好歹进去看看吧!”在日本大阪城天守阁门前,李女士劝说了10多分钟,但父亲却丝毫不为所动。看着执拗不肯买票进门游览的老人,全家人无可奈何。

假期,李女士打算带读小学的女儿前往日本旅游,考虑到老父亲从来没有出国旅游过,她特意将老人从老家接过来,和自己一家三口共同出游。来到大阪城天守阁游览时,正准备购买门票的李女士突然被父亲拽住,老人表示:“还要门票啊?我不进去了,在门外头拍张照片就行。”李女士与家人百般劝说,可老人就是不肯进去。没办法,她只得跟丈夫和女儿购票进去参观,但玩得也不尽兴。“草草转了一圈就赶紧往外跑,老爷子还一个人在门口等着呢,万一发生意外咋办。”

在购买旅游纪念品或是预包装的当地特产时,老年人往往又出手大方。“不是不让买,但是不要买太多,适可而止。”带母亲前往南京旅游的张女士回忆起曾经的出游经历,哭笑不得。原来,老人早就听说盐水鸭、板鸭是传统的南京美食,于是趁着出游的机会,专门腾出一天工夫跑到当地各家特产店“货比三家”,一口气买回了七八只不同品牌、口味各异的鸭子。“老人旅游全程都特节俭,舍不得买票逛景点、花钱打车,但买特产可是不含糊。返程那天,全家老老小小‘左手一只鸭、右手一只鸭’,真跟歌曲里唱的‘回娘家’差不多了。”

生活方式不同

去趟北戴河就像搬个家

“不知道的还以为搬家呢,其实就是去趟北戴河。”带一家老小去北戴河度假的张先生,被母亲准备的“超常行李”吓了一跳。

孩子考完试,张先生立刻筹划着带全家去北戴河度假。“老太太平时在家帮忙带孩子,也没机会出门旅游。正好孩子想去海边,我就打算带着她一起去玩玩。”得知要去海边度假,张先生的母亲十分开心。老人回忆,上次去北戴河,还是30多年前张先生上小学四年级时。

但很快,张先生就被母亲收拾行李的“大阵仗”给镇住了。“脸盆得带两个,一个洗内裤,一个洗袜子”“方便面带10桶吧,万一晚上饿了可以吃”“香蕉带一把,苹果带一兜,天儿热容易上火,多吃点水果”“熟食得带点,家里煮的茶叶蛋、刚蒸好的包子都带上,牛奶、烧鸡这些都是必备,火车上吃”……张先生目瞪口呆地看着母亲将各式各样的物品往行李里塞。最后,当老人想将一个小西瓜塞进手提袋时,张先生实在忍不住了:坐高铁过去才两个小时,到了那里什么都能买得到,用得着带这么多东西吗?

“你不懂!我之前带你去北戴河的时候,就是这么带的,样样东西都能用得上!”老人解释:酒店的洗手池、洗衣房不一定干净,带上自己的脸盆洗衣服才放心;方便面、水果等食品反正家里也有现成的,在旅游区里买肯定很贵,能带就带,别瞎花钱。

不想为了这事争吵,张先生只得拎着脸盆,背着熟食、方便面,大包小包出了家门。生活习惯的差异,让轻装简行变成了负重迁徙。

有高招

订好原则 出门前写承诺书

记者采访发现,出游前,先和老人约法三章,甚至共同签署保证书、承诺书的做法,近年来逐渐流行:“本次旅行为全家共同商议的结果,将对旅行中发生的各项好事给予充分的正面肯定,发生的不如意事项积极解决绝不抱怨”“秉承‘来都来了’原则,不抠门、绝不挑三拣四、绝不扫兴”……父母和子女“先签约再出游”。有网友直呼此举非常“有效”。出游过程中,每逢遇到矛盾,各自马上掏出签过名的承诺书看看,火气立刻平息,矛盾瞬间化解。

提前下单 淡化“花钱”环节

也有网友表示,现在很多景区和餐饮场所都已开通线上预约下单和电子支付,完全可以在出游前就将门票和餐食都提前下单买好。出游前先询问老人意见,老人如果确实有意愿参观或就餐,就提前将景区门票买好,团购好饭馆套餐,对父母实行“价格屏蔽”。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真的觉得旅游景点没意思,或是饭菜不好吃,只是考虑到价格有些心疼,不想让子女多花钱。所以不如淡化整个旅行中的“花钱”环节,让父母安心玩。

转变思想 主打陪伴和服务

“规划行程前,尽量为老人多考虑”也成了很多网友的共识。不少有过带父母出游经历的人总结,跟爸妈出门旅游一定要彻底转变思想,明确定位,自己就是陪父母出来散心的,只要父母觉得开心就好,年轻人以后还可以重游,自己想玩的话再找机会。有的老人年纪大了,不可能和年轻人一样每天走上几万步,可能走半小时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因此带父母出门,主打陪伴,尽量不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父母换换环境,看看外面的世界。

本报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