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从北三环联想桥下路过的市民发现,桥下的停车场车位标识清晰了,桥下还增设了左转车道……类似的变化,正在本市多处桥区出现。
市交通委统筹市规委、市城管委、市园林绿化局、各区政府等多部门,持续开展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目前,对城市道路、公路、轨道交通234座桥系开展的环境整治已全部完成,17座重点桥系桥下空间提升工程计划年底前完成。
桥下将试点提供移动充电服务
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的联想桥桥区,西起中关村东路、东至四道口北街,全长约710米,桥面宽28米,桥区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周边辐射抖音广场、大钟寺商圈及居民小区。此前,桥下空间主要用于公交、养护、环卫站点及长租社会停车,随着周边企业入驻和四道口路等道路提级改造,桥下主要路口机动车行驶路线、人行过街设施与停车场出入口交织混乱,交通压力较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海淀区利用原环卫站点位置,在中关村东路、大钟寺东路等4个拥堵路口,增设及调整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并封闭调整与人行步道冲突的车场出入口,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将原有2个公交站点合二为一,结合腾退的养护站点和桥下用房空间,增设2个社会停车场,实施居民停车错时共享。桥下的空间照明、监控系统及无障碍设施也得到提升。
记者在桥下停车场看到,新施划的停车场标线清晰,地面上还画有绿色的行人通道流线,智慧停车设施已经到位,预计7月下旬启用停车场。据介绍,该停车场还计划试点推行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服务。
海淀区新增2000多个桥下停车位
“海淀区今年共完成58座城市道路及公路桥系、5个轨道交通桥站区桥下空间整治提升,涉及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京藏高速、京新高速、联络线等重要交通干线及轨道13号线、昌平线等交通枢纽,共计完成194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点位。”海淀区城管委道路设施科科长徐丛涛介绍。
整治提升中,海淀区将交通联通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优化桥区交通组织,提升通行效率。比如,在联想桥、航天城二桥等9座桥下空间,增设掉头、左转车道、拓宽非机动车道、拓宽人行通行宽度等14处。
作为桥下空间利用的常见模式,海淀区通过整合养护站点、腾退公交场站用房等方式挖潜公共停车资源。整治前全区桥下空间停车位6104个,调整后增至8194个,新增车位2090个,实现了“空间优化、分流停放”,缓解了中关村、五道口等区域的居民停车难题。
全市234座桥系完成环境整治
自2024年起,本市启动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并纳入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分级分类、分年度推进实施。
整治提升中,既要提升桥下各方向交通联通性与通行效率,盘活桥下存量空间并适度增量,也要紧扣“花园城市”建设,对闲置空间实施见缝插绿、立体绿化,塑造沿路风景线。
今年,全市计划对燕莎桥、北苑高架桥等17座重点桥系的桥下空间进行提升;对城市道路、公路、轨道交通234座桥系开展环境整治。目前,环境整治已全部完成,重点桥系提升工程计划年底前完成,将桥下空间打造为“花园桥区”和城市“金角银边”。 本报记者 孙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