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10期 >2025-07-01编印

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派驻张家湾镇张湾村驻村第一书记乔石
用心用情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刊发日期:2025-07-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3.jpg

从社区民警到驻村第一书记,乔石把“换位思考”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

本报讯(记者 武红利)通州区张家湾镇张湾村太玉园小区17号楼前,车棚里放的旧物几乎将空间占去大半。清理杂物的物业工作人员被几个老住户拦住,双方僵持不下,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味。“大爷大妈,消消气,咱们慢慢说!”驻村第一书记乔石拨开人群,脸上满是笑容,声音不高却充满力量。

一位老大爷高声控诉物业扔自家东西,乔石不打断认真听,顺势就和他拉起了家常,手里也不停,一件件捡起旧物归置起来,“现在这车棚里不少电动车在充电,纸箱子堆在这,万一起火了多危险。我帮您拉到废品站卖掉好不好。您要不想卖我帮您拿到楼上去。”他边说边往外搬,连聊带哄,换位思考如同劝解自家长辈。半天工夫,老人改变了态度:“乔书记在理,自家的东西不能占公共空间!瞧着乱,还有安全隐患。”一场风波悄然平息,车棚敞亮了不少。

从通州区的一名社区民警,到张家湾镇张湾村驻村第一书记,乔石不知处理了多少这样类似的纠纷。“共产党员要为人民服务,只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才能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换位思考是他做群众工作的法宝。自2024年驻村以来,他将民警的调解智慧融入乡村治理,推行村“两委”包干制,一年入户化解30余起纠纷。

不仅以身作则,始终冲在为民服务第一线。他也着力建强支部堡垒,推行“坐下学、出去看、带头干”九字工作法,让支部186名党员人人都成为一面旗帜。为缓解服务力量不足的压力,2024年5月,乔石会同社区民警、网格长及村委,发动40余名楼门长,拉起一支“湾众”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以“发现、劝说、共管,协助、宣传、示范”为理念,在安全宣传、出租房统计、设施修缮督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冬季供暖期间协助摸排情况,未诉先办,让群众温暖过冬,接诉即办诉求量较同期大幅下降。

党建引领解民忧,也聚人心。去年10月,张湾村迎来首届运动会。18个项目、400余人次参与的背后,是乔石奔忙的身影——从清晨的场地布置到黄昏的奖品发放,汗水浸透了他的衬衫。党群纽带也在汗水与欢笑声中拧得更紧。

从化解矛盾的调解员,到凝聚人心的组织者,乔石用心用情将自己锻造成一座坚实的“桥”,一头承载着党组织的嘱托,一头紧系着万千群众的冷暖。这座桥以党员的初心为基,以俯身为民的情怀为梁,稳稳架设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