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09期 >2025-06-30编印

“银农直联”推动村集体资金监管提质增效
累计成功支付资金4万余笔,金额超57亿元
刊发日期:2025-06-3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日前,通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银农直联”工作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银农直联”平台落地以来,全区已累计成功支付资金4万余笔,金额超57亿元,集体资金监管进一步提质,点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成效。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北京农商银行联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打造的“银农直联”模式助力农村资金管理提质增效案例在众多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并成为全市唯一入选案例。

据了解,“银农直联”模式,是北京农商银行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依托“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农经子系统及部分区自建系统平台,探索打造的创新服务模式,旨在通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集约化手段,实现村级资金审批和支付的全流程网络化办理,提升资金支付效率,推动村集体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化、便捷化、透明化。

自“银农直联”平台落地以来,通州区已构建起“资金+账务+监管”一体化数字体系:可实现农村集体资金交易全流程线上化,支付效率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区累计成功支付资金4万余笔,金额超57亿元,集体资金监管进一步提质,点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成效。

在推广过程中,永顺镇银农直联试点为确保村集体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各项流程操作,镇经管站联合银行及第三方软件公司持续进行功能测试与优化,着重关注村集体的实际使用体验。同时与银行密切沟通合作,全力确保银农直联平台在村集体大额资金流转方面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村集体提供可靠的资金周转服务。通过对村集体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助力更多村集体灵活掌握银农直联平台及其功能,有效提高村集体内部对该平台的满意度和使用率。

农村财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活用好农村集体“三资”,是实现富民强村、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针对系统运行中的痛点,区农业农村局要求技术支持企业与北京农商银行要及时响应乡镇技术需求,保障“银农直联”服务功能运行稳定;各乡镇经管部门要加强对村级的指导,按要求用好“银农直联”服务功能,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小平台”撬动“大治理”。随着“银农直联”服务模式不断升级,通州区正以数字赋能打通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最后一公里”,通过“制度+行动+监督”组合拳,为首都乡村振兴注入“阳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