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宗媛媛
腿脚还能动,就不用改造?在很多老人看来,适老化改造似乎还很遥远。但事实上,不少居家环境对老人来说存在诸多隐患。与其等到摔倒后被动补救,不如及早着手,提前做好预防性措施。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格外需要防患于未然,让老人居家养老更加安全便利。
起因 家人摔倒暴露安全隐患
姥爷生前那次摔倒,让蔡沐华恍然意识到,姥姥姥爷那套住了20多年的房子,已经不再适合他们居家养老。
“姥姥年近九十,除了血压有点高以外,身体状况还不错。”蔡沐华前些年就曾多次提出帮老人整理改造,但姥姥一直不愿意。“后来暖气漏水导致家里很多东西被泡坏,这才终于同意改造。”
从事适老化改造十年来,北京安馨在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悦对这样的情况并不陌生。“适老化改造的客户和用户往往不是同一个人,客户大多是子女,而用户是老人。很多时候子女希望改造,但老人未必都能接受。”
方案 量身定制满足个性需求
适老化改造从何改起?孔悦发现,很多人觉得适老化改造就是“加扶手”。“其实,改造远不止于此,而是要根据老人的居住环境、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照护条件定制方案,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让适老化改造发挥最大功效。”
装修前,蔡沐华特意找到具备专业资质的工作人员,了解室内光线、地面、收纳等方面应当如何进行规划。“他们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标准,比如台面高度等,还会建议我们把老人将来使用轮椅的可能性考虑进来,预留相应的空间。”专业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老人的充分了解上,蔡沐华逐一记下姥姥的改造要求,并结合姥姥的生活习惯制定方案。
“姥姥有好多东西不舍得扔,那就要留出足够的收纳空间,柜子里还要有照明,让姥姥一目了然。”在厨房,蔡沐华同样增加了照明设施。“吊柜下面安上灯带,这样就能解决灯光被遮挡的问题。”
为了消除房间地面高差,蔡沐华索性对全屋地面找平。考虑到姥姥下肢力量不足,他又买来具有电动助起功能的沙发和可调节角度的电动床,辅助老人起身,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落地 关注细节改善老人体验
为姥姥装修时,蔡沐华十分关注细节。“卫生间的内开门换成了外开折叠门,门洞也拓宽不少,确保未来轮椅能够顺畅进出。”蔡沐华还将走廊利用上,让卫生间面积扩大了近一倍,“这样以后轮椅也能在里面转得开。”
洗手池下面,蔡沐华没有做传统的浴室柜,而是留出空间,方便轮椅靠近。墙上留出的壁龛不仅可以满足储物需求,还能在马桶旁充当隐形扶手,与另一侧的可折叠扶手搭配使用。“平时看不出来,起身的时候又能顺手用上。”淋浴区,他还为姥姥准备了便携坐浴椅。
结合之前照顾姥爷的经验,蔡沐华发现陪护老人时,还是住在同一个房间最方便,于是就在姥姥的卧室提前搭好可以储物的榻榻米。“这比临时支一张行军床强多了,夜里还能听见老人动静。”
期待 结合反馈不断优化提升
尽管已经花费不少心思,但蔡沐华明白,适老化很难尽善尽美。“比如浴缸,装了以后才发现不够理想,现在有更适合老人的款式,以后可能还要再更新。”
装修过程中,蔡沐华将前后对比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上,越来越多网友认识了这位网名为“云君”的90后博主。蔡沐华期待着,等到姥姥回来以后,可以结合实际入住体验再提提意见,“适老化产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还有继续优化提升的空间。”
孔悦相信,做好适老化改造必须坚持长期主义。“老人的身体状况会持续发生变化,只有与老人保持沟通,才能及时为老人调整更实用的改造服务方案。”她谈到,适老化改造不仅对活力老人有帮助,还能广泛应用于半自理老人及失能老人家里。“对于失能老人,我们不仅要关注老人的需求,还要关注护理人员的需求,毕竟他们要与老人长期共同生活,适老化改造也要让他们在护理老人时更安全、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