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164期 >2025-04-23编印

通州区交通委揭牌一周年
交通“蓝图”迈向“通途”
刊发日期:2025-04-2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李若晨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等重点道路建成通车、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8条、办结交通政务事项6万余件……今天是通州区交通局正式更名为通州区交通委员会一周年。一年来,区交通委立足“大党建、大交通、大统筹、大协同”职能定位,与市区各相关单位紧密协作,合力推动副中心规划“蓝图”变为“实景”。

重点工程提速建设

2024年9月,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建成通车,大厂与城市副中心往来缩短半个小时;国道230道路工程与大兴区相连,打通通州境内的2.16公里,促进副中心与外部区域联通;宋庄文化区西路及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周边等重点道路建成通车,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开诊提供交通保障……一年来,在通州区交通委的统筹下,一批重点道路建成通车,路网越织越密,群众出行越来越便利。

通州区交通委工程协调科科长张俊介绍,目前,罗庄综合检查站、石小路、春明路、东六环改造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正全速推进,白庙南和白庙北综合检查站优化提升改造工程已实现进场施工,竣工后将显著提升副中心道路及进出京通行效率。

针对难点问题,区交通委建立道路项目台账,统筹明确实施路径并持续推进落实。通马路改扩建工程地上物完成腾退;广渠路东延景观天桥实现投用;杨庄路口加油站及其周边道路完成改造……市民出行体验不断提升。

服务保障坚实有力

副中心建设离不开交通保障的支持。在万象汇开业、安贞医院开诊等重要节点,通州区交通委聚焦重点区域,不断优化交通资源配置,为三大文化设施、万象汇协调停车位近2000个,通过施划非机动车停车区保障停车需求,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周边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10余处,完成3000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试点投放,积极推动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周边道路及停车场等服务保障任务高质量落实,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公共出行事关民生。“我们致力于提升‘学医景商’等重点区域出行服务水平,自去年成立以来,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8条,新开通学、就医、旅游等专线70余条,保障新开亦庄火车站交通有序接驳,并统筹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外围36项交通保障任务稳步推进。”通州区交通委客运管理科科长金海旺说。

为切实推动解决城市副中心交通治理难题,区交通委目前正在研发城市副中心智慧交通(一期)项目,将以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交通治理及公共出行链优化为切入口,通过融合交通领域多源数据,构建可以“望闻问切”的数字交通系统,全面提升智慧交通管理水平。

执法监管提质增效

一年来,通州区交通委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与河北省香河县交通局签署《京冀北运河水上交通运输联合执法协议》,明确北运河京冀段界河的2.4公里为联合执法范围,同时北运河航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监管,大幅提升监管效率。

全年检测货运车辆约524万辆,打击各类非法营运行为3000余起,开展京津冀及区域内联合治超80余次……区交通委依法依规加强治理,营造安全有序的运输环境,并更新新能源公交、出租车500余辆,推动副中心交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

政务服务方面,区交通委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办事更便捷、服务更暖心,一年来共办结交通政务事项6万余件,包括道路运输事项4.6万余件,小客车指标业务1.4万余件;同时积极推广副中心交通政务“跨省通办”“就近办”服务,累计接待咨询及办理11万人次,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