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158期 >2025-04-15编印

国际图书馆精英聚首副中心绘蓝图
横跨东西半球城图办“国际书香大会”
刊发日期:2025-04-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赵鹏)绿心赤印,文脉流芳。昨天,“翰墨匠‘芯’,潮流永‘筑’——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学术会议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开幕。这场横跨东西半球的国际大会,将助力全球图书馆界智慧共融,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筑”梦前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与首都图书馆联合主办,并获得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的支持,来自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国际图书馆前沿发展趋势。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的两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及图情机构参会。

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常林表示,全球图书馆界的专业交流将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并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提出,“中国图书馆在环境可持续、数字化建设和服务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北京城市图书馆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和设备专委会主席菲利普·肯特带来国际图联主席的问候,同时再次祝贺北京城市图书馆在2024年代表中国首次获得国际图联的“公共图书馆奖”。

北京城市图书馆作为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建筑空间,拥有特色鲜明的少年儿童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四大主题馆,依托新理念、新技术打造的智慧图书馆场景,展现了城市副中心的蓬勃生机和书香氛围,这些均给与会嘉宾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城市图书馆作为首都文化地标,发挥“国家文化会客厅”交流平台作用,推动全球图书馆及相关行业的深度对话与合作,致力于在“文化+科技”的融合语境下,携手再造新型阅读空间,开展精准、智能、多元的文化服务,让图书馆持续地助力文化传承。

本次会议旨在从展示北京城市图书馆建设与运营的丰富实践出发,与国内外图书馆行业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共同探讨公共图书馆在知识服务、区域合作及多元融合方面的新思路。

主题报告环节聚焦全球图书馆建筑趋势与功能定位,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横跨东西半球的对话。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国际图联专委会委员、IFLA公共图书馆奖评审团主席雅各布·吉洛瓦斯·莱尔克斯,国际图联专委会委员苏珊·帕耶特、克莱姆·古斯罗、玛吉·柯克尼斯、琳达·安·麦克米伦、本杰明·杰拉尔·马塞尔·梅尼耶等来自不同国家的图书馆馆长,以及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张久珍,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等分别作主题报告。

会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波,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执行馆长黄晨等多位图书馆学界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多元融合。

与会专家聚焦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把握技术发展机遇深入做好文化传承、新型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与空间利用的前沿洞察、未来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文化对比等命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广泛的交流和代表性案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