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158期 >2025-04-15编印

第五届消博会迎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提振消费惠企政策
刊发日期:2025-04-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昨天上午,“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在海南国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举办。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北京始终坚守“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核心使命,不断夯实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如今,北京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自2021年以来,新开商业面积超500万平方米;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领跑全国,北京航空双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一亿人次,入境游客显著增长,中轴线申遗成功、中网票房创新高等城市IP持续赋能消费市场;国际奢侈品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品牌首店及中华老字号集聚,形成“高端+国民”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超80%,外卡受理、离境退税服务覆盖广泛,连续八年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效成长。

为落实国家“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优化企业在京投资发展环境,北京近期推出系列资金支持政策,涵盖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两大领域。在商品消费领域,继续实施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支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对商业空间升级改造、步行街发展等给予资金支持,最高补贴可达500万元;支持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餐饮、便利店在文旅场景拓展进行资金支持。在服务消费领域,市级层面将加大对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商品的扶持力度;区级层面也积极行动,如朝阳区发布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八项新政策”,支持文商旅体展融合促消费等八个方面,最高奖励300万元;通州区发布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支持培育多元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最高补贴200万元。

会上,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林正航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提振消费惠企政策,以“政策礼包”激活消费市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为国家战略承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来依托区位、文化、生态三大优势,加速构建“商务服务”主导的现代消费体系。目前,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年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大运河5A景区成为北京中轴线以东首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区已布局128家首店,在建商业项目12个,总规模近110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开业的“湾里”奥莱综合体将成为北京最大奥莱商业综合体。此外,运河文化节、副中心马拉松等超百场商旅文体活动贯穿全年,形成“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特色”的消费场景。

此次发布的政策聚焦“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双向发力。在商务经济领域,对首店引进、直播电商、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新业态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鼓励商圈提质升级、生活服务业智能化改造;在文旅产业方面,最高提供200万元支持文旅节庆、新型文化空间建设及“酒店+”融合业态发展,推动旅游品质与消费体验双提升。政策还明确打造“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从资金、空间、人才等维度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

“副中心正以政策赋能消费新生态,期待与全球企业共享发展机遇。”林正航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消费供给,推动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消费枢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