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紫楠)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副中心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昨天下午,2025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在城市副中心启动。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严卫群,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出席。
本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统战部、副中心管委会联合印发的《汇聚首都统战资源 助力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打造医产协同示范区,发展健康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农工党中央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委员会、农工党中央区域协同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指导,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点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创成果平台,助力京津冀加速搭建技术与需求、临床与解决方案、企业与资本等转化生态的关键链条,为成果转化的供需双方提供专业支持。
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布实施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医药健康产业专项政策。以项目、平台、人才为引领,构建“医研产学政金”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速形成医药健康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医产协同高质量发展。
本次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为创新医疗项目和企业提供了更多展示舞台及转化空间,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完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的成果转化生态,为医学科技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据了解,本次活动将在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医学转化大赛基础上,拓展赛事范围,优化赛事组别设置,延长赛事周期,强化赛事赋能,服务项目落地,为区域医学成果转化搭建资源平台,聚力打造医产协同示范区。为大力推动医学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城市副中心设立专项科研资金,进一步健全“以赛代评”的人才评价机制。依据获奖项目的创新程度、研发进度及转化应用前景,提供定制化资金支持,团队核心成员可直接参评副中心高层次人才计划“运河英才”并给予评选加分,获选后可享受资金奖励、购房补贴、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全方位支持。
活动现场,发布了本次大赛方案,为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举行了授牌仪式。
农工党中央区域协同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江欣主持启动仪式,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北京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振坤,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张金兰,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存志,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吕冬姣,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汪剑波,通州区领导吴孔安、杨磊、金文岭,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高炳仰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