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131期 >2025-03-06编印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挺膺担当阔步前行
——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首都北京工作亮点
刊发日期:2025-03-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昨天上午,备受瞩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首都北京工作亮点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服务保障

报告原文: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70周年纪念大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过去一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京举办。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重任在肩。

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合作论坛历史上第四次峰会,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为了服务保障好这一重大国事活动,北京坚持首善标准,精益求精做好会务、礼宾、接待、城市运行、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擦亮“北京服务”的金名片。

国家会议中心会场内,饱含中国风的体验活动、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极大丰富与会者参会体验。可回收材料的使用、调成节能模式的电子设备、经济实用的文件用具……细节中展现着环保低碳、节俭务实的办会理念。

作为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正以高标准服务保障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国事活动为牵引,以高水平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为统领,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首都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

报告原文: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

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协同联动、积厚成势。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别达到5.2%、5.1%、5.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经济总量合计11.5万亿元,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北京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作用,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由2013年的3500多家增长到2024年的1万多家。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促成34个重大项目落地、120余项产学研合作开花结果。

各领域协同支撑下,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速成型。通勤圈愈发便捷高效,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京津城际亦庄站开通运营,京蔚高速、厂通路建成通车。功能圈密切联动,北京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三校一院”办学办医水平稳步提升,产业协同圈活力满满,“六链五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清晰而坚定。京津冀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

服贸会

报告原文:高质量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

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服贸会成为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向服贸会致贺信:“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共享机遇、共商合作、共促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这次服贸盛会,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举办的首场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展会。5天的会期,180余场论坛会议活动陆续举行,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20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6000余家企业线上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460余家。

展会期间,111家企业机构发布了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19项成果,其中110项成果都是首发亮相。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实现了14.4%的显著增长,创历史新高。

以开放之姿扩大服务贸易“朋友圈”、拥抱全球发展新机遇,服贸会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汇聚更大创新之势、更强合作之力。本报记者 范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