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130期 >2025-03-05编印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
刊发日期:2025-03-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

昨天中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介绍大会议程等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关于立法工作、中国经济、中美关系、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

谈立法工作

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出台

过去一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新成效?娄勤俭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发展完善。一年来,审议法律案39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

在回答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工作进展有关问题时,娄勤俭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上个月又进行了再次审议。一审后,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还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听取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常委会继续审议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

谈代表法修正草案

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代表法修正草案将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娄勤俭介绍说,代表法修正草案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上作了积极探索。”娄勤俭举例说,本届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416名全国人大代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代表工作机制全部建立,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特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以此次修改代表法为契机,全面贯彻实施好代表法,更好地发挥277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功效。

谈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

娄勤俭在回答中国经济情况相关问题时介绍,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实现了5%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娄勤俭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娄勤俭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九个方面重点任务,这一系列举措激发和增强了经济活力。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的广阔增量空间。中国正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动能茁壮成长,为拓展新空间、开创新机遇增添了更多可能。“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

谈人工智能发展

DeepSeek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回答记者关于DeepSeek及人工智能发展相关问题时,娄勤俭首先为DeepSeek点赞。他说,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

娄勤俭说,DeepSeek公司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通过DeepSeek这类公司的兴起,可以看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世界丰富多彩,技术进步也不只有一条路径,坚持创新、开放共享、增进人民福祉才是正确选择。”

谈中美关系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针对记者提出的美国加征关税等问题,娄勤俭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建交46年来,中美贸易额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大约2500亿美元,不仅为各自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

他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理应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贸易争端也应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解决。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磋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中方也愿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一个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期待。

谈中欧关系

中欧是相互成就的伙伴

关于中欧关系,娄勤俭表示,作为全球两大和平、建设性力量,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根本和长远利益,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50年的事实一再证明,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

他特别提到,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发展中欧关系,关键是要充满信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包括立法机构交往在内的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谈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依法加强监督

在有效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方面,全国人大发挥了什么作用?娄勤俭表示,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深入调研形成监督调研报告,并向国务院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娄勤俭说,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截至去年年底,2024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大部分地区已完成置换。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发行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他表示,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推动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谈国防预算

占GDP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回答国防预算有关问题时,娄勤俭介绍,国防预算是中国国家总体预算的一部分。中国国防费从2016年起连续9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维持在1.5%以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娄勤俭说,和平是需要实力来守护的。一个拥有强大国防的中国,才能更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不断提升

娄勤俭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国家战略。中央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支持香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粤港澳居民“心联通”不断提升。

娄勤俭表示,从经济情况看,5年多来,大湾区经济总量上升至超过14万亿元。从要素流动看,粤港澳三地货物、资金、人员流动更便捷,“1小时生活圈”从发展愿景成为生活现实。从民生角度看,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多措并举增加房屋和土地供应,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澳门协和医院建成使用,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供给。从法治建设看,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下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的高度认可。

本报记者 范俊生 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