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130期 >2025-03-05编印

2024年“通州榜样”提名奖获得者松玉红:
以爱助残 筑梦同行
刊发日期:2025-03-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冯维静

午后,阳光洒在中仓街道温馨家园职康站活动大厅里,通州区手递手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松玉红正耐心地教一位残障少年画画。少年因手部残疾,画笔总是滑落,急得眼眶泛红,松玉红微笑着轻轻握住少年的手,一点点引导他勾勒线条。这样的场景在过去数年里屡见不鲜,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从容应对,松玉红在养老助残及社会服务领域,用一个个日常故事,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奉献画卷。凭借在养老助残及社会服务领域的突出贡献,松玉红荣获通州区2024年度榜样人物提名奖。

从心出发

用爱搭建助残桥梁

松玉红与养老助残事业的结缘始于2018年。当时,她偶然参加了一次社区组织的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亲眼目睹了许多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生活的艰难。从那时起,她便下定决心投身这一领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人。2019年,她加入通州区手递手残疾人服务中心,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6年间,松玉红几乎每天都会走访社区内的独居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买菜做饭、陪他们聊天解闷;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她更是无微不至,甚至学会了基础的护理技能,为他们提供日常照料。

对于智力和精神残疾的群体,松玉红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深知这些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和耐心,于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手工制作、音乐疗愈、绘画比赛等。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她手把手教智力残疾的孩子们制作手工艺品。从最基础的握笔、涂鸦开始,松玉红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示范每一个动作,耐心解答孩子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为了给学员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松玉红四处奔波寻找机会。终于,他们找到了一个外贸的合作项目,跟厂家签订了5年的合同。摆在职康站里精致的仿真花,都是孩子们的心血,做完后成品发给厂家,就能换来一定的报酬,让孩子们找到了自身价值。

科技赋能

开拓助残新路径

这两年,松玉红敏锐地捕捉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助残就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她带领团队创新推出“北京市通州区手递手助残AI电商与励志产业文化服务站——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培训-实践-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模式,为残疾人插上“科技翅膀”。

前不久,在位于爱琴海购物公园的AI助残基地直播间内,一场“双语”直播正在进行,无障碍手语招聘以其独特的定位和贴心的服务,为有就业需求的听障人士和残障求职者打开了新的就业通道。这场直播带岗活动就是松玉红引入AI技术深度分析学员的学习能力、身体状况和兴趣特长,量身打造电商运营、直播技巧等个性化课程。学员田璐告诉记者,她开始觉得有点难,后来有老师一步一步教大家,慢慢自己能进入状态了,现在能帮助家庭,帮助父母分担点压力,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截至目前,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已成功助力1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培育出十余名粉丝过万的残疾人主播,更有50余名残疾人通过电商平台增收。

创新模式

收获各界认可

松玉红的努力与付出收获了诸多认可。2021年,由通州区手递手助残服务中心托管运营的中仓街道温馨家园获评“北京市残疾人之家”。2023年,该温馨家园荣获“北京市五星级温馨家园”称号,其创建单位获评北京市文明单位,通州区手递手残疾人志愿服务队荣获“北京市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2024年,她带领团队再创佳绩,助残AI电商与励志产业文化服务站—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在北京市助残志愿服务大赛中荣获十佳助残项目,服务中心获评北京市助残社会组织品牌成果“2024年度最具潜力品牌成果”,进一步证明了她在助残创新模式探索和服务升级上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