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120期 >2025-02-19编印

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来到运河畔
《舟楫千里号歌来》《祈安澜》短剧开机
刊发日期:2025-02-1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池阳)昨日,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带有鲜明“大运河”色彩的两部短剧《舟楫千里号歌来》《祈安澜》在通州区漕运古镇张家湾正式开机。短剧融合了“科技+艺术”“传统+创新”的创作理念,将运河号子和大运河历史文物融入现代网络影视形式,在千年大运河中映出新时代光影,彰显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深厚底蕴。

开机仪式上,总导演张俊杰携李子璇、张彦博、苑湘瑾等主演亮相,分享创作感悟。主演们表示,将以敬畏之心演绎角色,让传统文化在光影中焕发新生。

“我所出演的《祈安澜》讲述了热爱传统文化的博物馆讲解员和镇水兽‘蚣蝮’的化身萌宝一同保护文物,寻找朋友的都市奇幻故事。”演员苑湘瑾介绍,该短剧通过剧中人物的经历,以大运河为线索串联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脉络。同日开机的《舟楫千里号歌来》则以通州大运河为背景,讲述了音乐学院学子白佳彤与非遗传承人于本水因“船工号子”结缘的青春励志故事。剧中融入了运河文化、音乐游戏等元素,展现两代人携手传承非遗的温情与坚守。

据了解,《舟楫千里号歌来》《祈安澜》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红果短剧、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这也是在北京大视听机制下,自微短剧大赛启动仪式上北京广播电视台、红果短剧签约后的首部合作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的标杆之作。两部短剧拍摄完成后,将在北京广播电视台、红果短剧播出,以“小体量、大情怀、精制作”引领短剧创作新风尚,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

“此次开机的两部短剧,正是我们摄制服务的一次生动实践和有力探索,希望可以通过全新视角,进一步聚焦通州运河文化、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多个主题,将科技与艺术巧妙结合,以运河文化为内核,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颜。”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戴迎春在开机仪式上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更多观众认识通州、了解通州、爱上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