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娜
近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财政部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指出,“更加积极”主要将在四个方面发力,即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保障重点支出、提高资金效益。他还强调,今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也充分考虑了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稳经济保驾护航。”廖岷表示,今年会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
廖岷透露,今年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旨在为今年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通过提高赤字率拓展财政空间,扩大支出规模,强化逆周期调节。借助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带动银行信贷与社会资本投资,促进有效需求增长,让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就业、消费及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前行。
据了解,目前我国具备较大的举债和赤字提升空间。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仍有较高增长潜力,政府负债率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财政总体状况健康且可持续。同时,政府债务对应大量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质资产,国债实际利率低于经济实际增长率,使得政府举债可持续。
至于今年赤字率具体数值,需履行法定程序后才能向社会公布。
另外,为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财政部制定实施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合计安排了12万亿元政策资金。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于去年12月18日全部发行完毕,且大部分地区已使用完。2025年又有2万亿元的置换额度,各地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不少地方反映,这项政策很及时,身上的担子轻了、干劲更足了。
推出新举措扩大就业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鲜明地体现在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上,其着力点更聚焦于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在稳就业方面,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并通过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培育新兴消费行业以及改善消费环境等举措,全方位支持提振消费。
具体的惠民措施方面,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增加居民收入。促消费方面,将充分运用财税工具,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
就业同样是关系着千家万户和经济大局的民生之本问题。据悉,2024年财政部向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鼓励企业加大青年群体招用力度。
今年,财政部将采取三项举措完善就业政策:一是确保稳岗促就业政策延续,通过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措施减轻企业经营成本;二是推出扩大就业新举措,配合相关部门支持文旅、现代服务业、外贸等重点领域,借其稳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三是推动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利用创业担保贷款奖补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贷款向小微企业倾斜,提升其吸纳就业能力。
专项债有望扩至房地产领域
去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财政部门也调整了相关税收政策,降低交易、开发环节的税收负担,同时明确与取消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从效果来看,市场反应非常积极,核心城市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约17%,同比增长约18%。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透露,正研究专项债使用范围扩大至房地产相关“两个领域”,即新增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