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镇绣江南小区花园经过改造,成为了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陈施君
便民设施服务、人居环境提升、公服设施改造,在过去的一年,区发改委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以小微项目为杠杆,精准发力,推动了一系列惠民工程落地。这些项目虽小,却切实解决了市民身边的“急难愁盼”,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便民服务
畅通上班“最后一公里”
在文景街道,小微项目资金解决了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的停车难题。花庄地铁站为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的换乘站,每日进出站人流量高达2万,地铁站周边每日约停放非机动车3000辆,道路拥堵和秩序混乱现象频发。此外,道路坑洼破损、路灯不亮等问题也多次引发居民诉求。为有效疏解非机动车停车之困,解决周边停车区域不足和设施老旧问题,区发改委、文景街道等部门人员多次现场踏勘调研、沟通协商,提前研判居民停车需求,不断优化项目占地面积、设施配备、交通流线等建设方案,经过多轮次对接沟通和调整完善,被纳入小微项目治理清单,自9月起对花庄地铁站停车区域进行全面改造。
改造范围包括停车区域拓宽、老旧道路修复等多个方面。历时2个多月,花庄地铁站区域新建完成4个专用车棚和非机动车停放场地,总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同时规划设置了私家非机动车和共享单车停车区域,张贴引导标识,施划电子围栏,引导居民规范停车;加装路灯、锁车杆、垃圾桶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更明亮、安心、整洁的停车和通行环境。
针对东六环桥下车辆停放影响通行的问题,项目还在桥下加装了隔离护栏,改为双向通道,清理长期停放的“僵尸车辆”,张贴禁停标识,进一步畅通穿行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以来的桥下拥堵问题。如今的花庄地铁站区域棚立地新,灯辉夜明,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停车更有序、出行更便捷。
环境提升
打卡家门口的“微幸福”
在梨园镇绣江南小区,由小微项目支持的改造更新项目,让小区焕然一新。绣江南小区建于2001年,一直以其独特的江南风格景观著称,小花园内的长廊、凉亭、假山等设计,让人仿佛置身于温婉的江南水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设施逐渐老化,围墙成了危墙,地面砖石剥落,不仅影响了美观,更带来了安全隐患。今年,梨园镇向区发改委申请了小微项目,对小区内的花园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年头儿太久,有的木质材料都糟了,改造中针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了提升,不能修整的进行了新建。”梨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改造后的花园,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提升了整体的美观度。银杏树叶金黄的季节,更是成为了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了周边小区的居民前来拍照留念。家住8号楼的张女士,对小区的改造成果赞不绝口:“我们小区现在太好看了,特别是银杏树叶正黄那会儿,别的小区住户都跑到这里来拍照片。”
公服优化
足球场旧貌“焕新颜”
在台湖镇东石公园绿油油的足球场内,市民周先生正在和球友切磋球技。“我就住在附近,一直在这儿踢球,真没想到这次重修得这么好!在北京很少能见到这样免费开放的标准11人制足球场,我们太幸福了。”
东石公园位于东马路西侧,是集生态和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湿地公园。走进园内,蜿蜒的小径、错落的景点,勾勒出怡人的诗画园林空间。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竞技场、儿童游乐场等应有尽有,很多市民在此锻炼娱乐。据台湖镇林场负责人马建东介绍,公园周边有次渠北里、银河湾等居民区,市民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较大。因此,东石公园规划设计时,特意规划了功能完备的体育片区,由于平时锻炼的人较多,使用频率较大,日积月累的损耗不容忽视。
今年夏天,台湖镇向区发改委申报“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对东石公园足球场进行修缮,6月份开始进场施工。“对球场四周进行了全封闭铺网,地面重新铺设人造草坪,配备了球场专用灯供晚间踢球,场地画线也重新喷涂。”台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9月中旬,修葺一新的足球场重新开放,崭新的草坪让体育爱好者们直呼没想到。到了周末,球场几乎是满的,大家用酣畅淋漓的奔跑表达着对球场的喜爱。
区发改委副主任张芳介绍,今年以来,已统筹实施233个小微项目,涵盖屋顶防水、公共照明、非机动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提升等多个方面。2025年,区发改委将持续深化“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坚持“征集民意、高效服务、协同创新”的工作原则,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生根,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副中心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