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倚剑)助残同行,大爱无疆。日前,“美丽工坊”项目推进会暨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45个“美丽工坊”残疾女性创作的600余件(套)精美作品参加展览。
2022年7月,中国残联、全国妇联、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启动“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旨在通过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和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逐步打造“美丽工坊”这一残疾妇女培训就业品牌,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
“美丽工坊”项目开展两年多,成果显著。中国残联和全国妇联紧密合作,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各地重视,大胆探索道路,形成多样产销模式,帮助残疾妇女稳定收入、打开市场。她们的手工作品已先后亮相法国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康复国际百年庆典、巴黎残奥会等多个重大国内外场合,赢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现场,来自全国45个“美丽工坊”残疾女性创作的600余件(套)刺绣、编织、掐丝珐琅、陶艺等精美作品亮相,其中就有来自通州的北京绢人唐娃娃。这些唐娃娃以戏曲扮相亮相,服饰精美、妆容细致,令过往参观者纷纷驻足。
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筱迪介绍,这些作品在统一雕模后,均由残疾女性手工制作,一笔笔画上精致妆容,一件件缝起锦绣衣裳。
通州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凤香介绍,为助力残疾女性就业增收,区残联联合区妇联、区文旅局,开展残疾女性综合需求调查,结合实际策划培训。并向残疾女性提供大运河文化主题设计,提升成品商业和艺术价值,拓宽销路。还组织开展线上直播,鼓励残疾人士主持带货,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增加产品知名度。
活动现场,揭晓了13名“美丽追梦人”残疾女性,并介绍创业事迹。
会后,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调研了北京唐人坊“美丽工坊”,并与各地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人交流座谈,探讨“美丽工坊”项目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