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佳航)制作手工糖葫芦、互换二手物品、DIY团扇……近日,通运街道青年夜校课程总结联欢游园会顺利举办,100多位青年夜校学员、街道各社区60余组家庭参与其中,寻回了童年的乐趣。今年以来,通运街道聚焦“一老一青一小”三大重点群体,打造出“一站式”全龄综合服务矩阵。
“大家跟着我一起,把山药豆串到竹签上,上面再淋一层厚厚的糖,我们的手工糖葫芦就完成了!”青年夜校周丽老师带着志愿者伙伴们,分工有序,动作麻利,一串串糖葫芦在他们的巧手下诞生,受到众多家庭和小朋友的青睐,为现场增加了红火的热闹氛围。
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通运街道青年夜校活动报名持续火爆,一课难求,迅速掀起了社区青年学习“热潮”。课程从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形成了以生活技能小窍门、职场礼仪、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家庭教育、健康养生、通识课程为主的6大课程体系,吸引了500余名青年的参与。
在为青年提供服务的同时,夜校坚持激发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活力,鼓励青年利用自己的专长作为志愿者老师参与教学。目前已形成覆盖辖区13个社区、筹备组及4个行政村,共计300余人的青年师资储备库,为社区发展补充青年力量。
除了青年夜校,通运街道还成立了老年大学、少年实践营,聚焦“一老一青一小”三大重点群体,打造出“一站式”全龄综合服务矩阵。其中,老年大学依托通州区老年大学通运分校,陆续开展书法、绘画、象棋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系列课程,为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平台,目前已经吸引了300余名老年人的参与。“老年大学组织的活动特别好,既能锻炼脑力,还能交到新朋友。”学员们纷纷表示很喜欢、很实用。
在“邻家邻”少年实践营的系列活动中,艺术素养提升、劳动技能实践、楼门邻家邻实践、科技创新实践、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等多种活动轮番上演。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提升了亲子关系,促进了邻里家庭间的情感交流。
就在刚刚举办的“邻家邻”青少年冬季实践营第一课中,课堂氛围浓厚,欢声笑语不断。运河园、水仙园等社区的孩子们在老师生动的演示和互动教学下学会了如何快速、整齐地折叠衣物,以及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书包空间。家长们也在一旁耐心指导,亲子间的互动温馨而和谐。“活动既提升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又拉近了亲子关系,孩子的文具、衣服都可以让他们自己整理收纳,让生活空间变得宽敞整洁。”家长陈女士说。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一青”连着“骄阳”。通运街道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通运街道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邻家邻”品牌为载体,完善融合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群服务活动,满足“老、中、青、幼”不同年龄段多样化需求,让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