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081期 >2024-12-23编印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周边将串联七个慢行体验节点
综合治理提升项目明年完工
刊发日期:2024-12-2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1.jpg

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改善大学周边的环境品质。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记者从区发改委获悉,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周边综合治理提升项目将于明年完工。通过区域综合治理更新提质,将全面提升行政办公区和人大通州校区周边环境品质、有效梳理区域交通秩序,塑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品靓丽空间节点。

该项目位于运河东大街两侧,西邻通济路,东邻春明路,北邻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此前,周边在建项目较多,空间形象较差,交通混杂,环境亟待重点提升。

据项目实施方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前,面向周边人群开展了需求调研。未来该区域集聚人群包括行政办公人员、高校师生、通州和河北(燕郊、大厂)上下班换乘地铁人群、当地居民、城市建设者等,不同人群对公共空间有着不同诉求,比如,高校师生寻求高校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联结;本地居民需要城市与社区的休闲空间,以绿地链接生活的慢行空间;通勤人群需要以地铁站、停车场为主的交通空间。在项目设计中,紧密契合这些需求进行了综合考量。

根据项目方案,将结合运河东大街形象大道、副中心东部门户的区位特征,以及沿路东西狭长的空间特质,整体延续行政办公区环境底蕴与人大校区运河东大街侧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全面塑造现代简约、秩序井然、靓丽多彩的副中心当代形象展示画卷。

设计思路为一轴三卷,以运河东大街(通济路至春明路)为轴,打造开放政务段、融合客厅段、绿色门户段三个“画卷”,串联休憩矩阵、午后绿境、绿色花园、缤纷青春、荟聚星环、健康生活、东部门户七个慢行体验节点。

其中开放政务段西侧紧邻行政办公区,道路北侧为万象汇、东夏园枢纽。道路南侧现状为建设者之家,未来规划以行政办公功能为主。休憩矩阵利用现状闲置空地,设计有序排列、节奏组织线性景观空间,打造具有空间秩序感的行政办公休闲区,打造可游、可观、可憩的多彩植物景观。午后绿境现状为北投静态办公区前的闲置街角空地。设计结合政务景观特色,以绿化种植为主,设置供办公人群小憩休闲的街角休憩交往空间。

融合客厅段位于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南侧,正对人民大学校区中轴线,周边现有潞城地铁站和北投停车区,人流和车流高度聚集,该区域打造一个“城际、城市、城校”之间多维联系与融合的“客厅式”公共空间。绿色花园节点将通过慢道贯穿,形成高效链接、舒适便利、自由融合的绿色公共活动空间。缤纷青春节点呼应人大南门入口,植入青春多彩的文化内涵,打造活力盎然的标志性景观对景。荟聚星环节点顺应周边人群特点,设计螺旋式铺装及景观环廊变化,两侧绿廊简洁阵列,提升空间集聚感。

绿色门户段东侧区段紧邻现状清韵北里小区、东小营车辆段、春明路,结合周边已有住区,打造健康生活节点,同时重点打造东侧入口门户节点,彰显区域形象。健康生活节点设计保留原有地块北侧种植树木,打造服务于北侧居住组团的绿色生态的邻里健身活动空间。东部门户在运河东大街与春明路口,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门户节点。

目前,开放政务段改造已全部完工,融合客厅段工程已完成60%,其余改造将于明年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运河东大街这条主轴已全新亮相,东夏园综合交通枢纽南侧,昔日用绿布苫盖的区域如今已经变身“休憩矩阵”节点,元宝枫、碧桃、绚丽海棠等植物装点了这个空间。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这里将繁花似锦,成为人们休憩游玩的乐享空间。

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提升是“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专项任务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周边综合治理提升项目的实施,不仅将极大改善大学周边的环境品质,还将通过满足多元人群对公共空间的不同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愉悦的生活体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