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科鸟类驱赶草原雕。(商江波供图)
本报记者 曲经纬
近几年,台湖镇水南村在摄影圈火了起来,那是因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年年“拖家带口”“到此一游”,今年这个地点再次被聚焦,是因为草原雕来了,这种猛禽上次在通州被记录还要追溯到1928年10月,时隔96年。
“我从外地刚回京,准备休息一段时间。趁着休息,昨天就观鸟去了。”商江波是位观鸟爱好者,说起来三年时间也不算资深,但工作之余,观鸟已经成为他活动筋骨、放松心情的不二选择。那么,通州这么多观鸟点位,去哪呢?“初冬季节,一定是水南村。”商江波说,“一是大鸨该来了,另外这个地方属于凉水河流域,是初冬时节看雁鸭的好地方,而且许多鸟类新记录都是在这!”
商江波的判断也是很多摄影和观鸟爱好者的共识。这不,当他抵达北小营一带时,已经有很多人架好了“长枪短炮”等着拍鸟呢。上前一问,大伙儿都跟这拍纵纹腹小鸮——一种小型的猫头鹰。这时,天边飞起一大片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我正在从一大群麻雀里找不同。”放下望远镜的时候看了一眼远处,发现二三十只“小鸟”前面还飞着一只“大鸟”,“看样子是鸦科大佬们正在驱赶一只猛禽。”他心想。根据毛色看,他起初还以为是普通鵟或者大鵟,后来用相机拍下来,才确认是只草原雕。
“他有7枚翼指,这就很特别了,在猛禽中可以确认是雕。此外,它的覆羽与飞羽之间有一条白色的宽带,加上黄色蜡膜和嘴角,更加确认无疑。”这只草原雕也被许多眼尖的人看到了,有的甚至用手机拍下了视频。“要知道草原雕通常生活在草原、荒漠这种比较开阔的场地,在官厅、崇礼我见过,但没想到在通州南部地区也能发现。”更让商江波兴奋的是,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草原雕上次在通州被记录还是1928年10月,再次邂逅通州竟隔了96年。
草原雕是一种大型猛禽,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体长71至82厘米,体重2015至2900克,体色随年龄和个体差异变化,从淡灰褐色到暗褐色。它们主要栖息在开阔平原、草地及丘陵地带,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每年5至7月为繁殖期,雌鸟单独孵化,每窝产卵1至3枚。草原雕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商江波等观鸟爱好者看来,通州近些年出现的鸟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不仅说明通州的河湖水域生态治理显成效,也间接体现了通州城市发展转型的理念。“近年来,人类活动的空间更加集中,高污染的大工厂、小企业陆续迁走,河湖流域沿岸要么大片留野,要么进行生态性保护开发,让野生鸟类的活动空间更大了。”
“网红鸟”北长尾、白喉林莺、中华秋沙鸭、黑翅鸢等频频现身,春天还能看到红头潜鸭、青头潜鸭,这些都足以让摄影和观鸟爱好者兴奋。“主要是这些年我们不用巴巴地去别的区县看鸟了,自家门口也不差!”作为毕业才在通州定居的新通州人,商江波越发感受到通州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所在。
此次草原雕的现身,也再次刷新了通州现有鸟类记录。上周,本报刚刚报道,截至11月底,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提升至367种(不含历史记录16种)。而本次发现的草原雕,属于“不含历史记录16种”中的一种,这次发现,再次刷新记录,通州现有鸟类记录更新为368种(不含历史记录15种)。